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405)
报纸(1239)
学位论文(208)
图书(159)
会议论文(6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54)
地方文献 (211)
地方风物 (33)
非遗保护 (23)
宗教集要 (19)
才乡教育 (15)
文化溯源 (8)
红色文化 (8)
按年份分组
2012(620)
2011(639)
2006(394)
2002(250)
1999(249)
1992(114)
1990(126)
1988(160)
1980(61)
1979(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3)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30)
南方文物(12)
唐都学刊(6)
时代文学(3)
中华书局(2)
河南农业(2)
中国医疗保险(1)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
学术研究辑刊(1)
探究创新能力的禁锢——浅议王安石改革科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作者:孙琳  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科举考试  创新 
描述:北宋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形式内容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儒学对科举全面统治,深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并对后世的科举及现代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荆公学派老子思想探微
作者:刘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公学派  王安石  老子思想  援老入儒  影响 
描述:环境、儒释道融合的时代思潮、儒学振兴的现实要求。并总结出荆公学派老子思想的两个主要特点:援老入儒以复兴儒学、经世致用为变法服务。同时介绍了荆公学派老子思想与新学的关系。第二章论述了王安石老子思想
略论张载
作者:孙汝荣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思想  唯物主义  气一元论  客观唯心主义  本体论  王安石  北宋中期  思想战线  思想体系  太虚 
描述:上引张载的七绝《芭蕉》,正是他治学精神的概括,也是“关学”学风的写照。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是北宋中期思想战线上与王安石的“新学”、二程的“洛学”鼎足而立的学派。他建立的气一元论唯物主义体系又是
王安石与苏轼关系新论——论宋学流变中新学与蜀学之争
作者:刘成国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新学  蜀学 
描述:王安石与苏轼之间,虽然曾经一度因为道德文章而相互倾慕,但终其一生,二人关系“怨”多于“谐”。这不仅是因为二人个性气质之迥异,更是出于二人所学之不同。因此,王安石与苏轼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实质上隐含着
王安石屡辞馆职考论——论宋代馆职、词臣之荣显与迁除
作者:陈元锋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馆职  宋代  王安石 
描述:相。这一系列打破序迁惯例的举动既蕴含王安石的独特个性和政治追求 ,对当时士风亦颇有影响
王安石变法失败中的性格因素:谈成功管理者的情商
作者:张金山  来源: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性格  情商 
描述:王安石偏执的性格导致其情商较低,因此,王安石在变法中因缺乏平衡思维,树敌过多、误用小人和变法措施激进而失败。一个管理者想要在事业上成功,高情商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从“少学孔孟”到“晚师瞿聃”——王安石晚年禅诗
作者:毛建军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诗 
描述:王安石晚年大量创作禅诗 ,其自有社会政治原因 ,更有王安石个人方面的因素。这些晚年创作的禅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可谓“自成一体”。
王安石形象的近代“重塑”与传记史学的诞生
作者:青格勒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重塑  梁启超 
描述:在今天看来,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荆公新学”创始人、声名卓著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作为改革家,他更对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
王安石《尚书义》的诠释特性:以其哲学思想为视角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尚书义》  德性  智性 
描述:性和有用性的标准而形成的,是他的早期哲学思想在变法时期的延续与发展。
王安石
作者:周士观  来源:交通建设 年份:194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