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22)
报纸(690)
学位论文(67)
会议论文(57)
图书(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57)
地方文献 (354)
地方风物 (88)
非遗保护 (30)
宗教集要 (10)
才乡教育 (9)
红色文化 (7)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3(170)
2011(246)
2010(200)
2008(168)
2007(118)
2005(67)
2004(47)
1996(47)
1986(22)
1951(1)
按来源分组
科学中国人(2)
通信世界(2)
江西农业(1)
世界电信(1)
中国远程教育(1)
科技中国(1)
安徽文学·下半月(1)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艺术.生活(1)
科技管理咨询(1)
亲朋挚友亦须防——古代公文写作的告密事件
作者:眭达明  来源:书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告密  吕嘉问  唐德宗  乾隆皇帝  阳城  挚友  宋神宗  文件材料  公文写作 
描述:,许多秘书工作者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然而,如果文件材料事涉机密而又所托非人, 却往往要吃大亏。在这方面,清朝的曹锡宝就摔了大跟头。
《滕王阁序》之“吴会”音释辨正
作者:鲁华峰 胡岚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王阁序》  “吴会”  《语文》第四册  王应麟  名篇  高中 
描述:《滕王阁序》之“吴会”音释辨正
略析胡应麟诗论的“化”
作者:王明辉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化境 
描述:之后的结果。
试论两宋儒学的文本观及其经学的语言学思想
作者:黄敦兵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语言哲学 
描述:又突破了训诂师承的传统,在读经与做人、创通经义与自我省察乃至提升理想人格上,提出了值得一再回味的命题,从而启开了经学与理学互释的源头。
三峡巴东,千年文化视野的灵山圣境
作者:邱令钟  来源: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视野  三峡  灵山  王安石  北宋  文化取向  苏东坡  诗词  宋词  楚辞 
描述:壹巴东多奇峰峻岭,有大河长川,更多岁月风雨……大约三千年前,廪君西迁,拓疆巴国,烽火相接,波伏浪涌。大风之歌没有及时地飘进三峡,魏武之鞭,挥不过长江以南——巴东,远离中原文明,它几乎是一片文化的荒漠。所幸这第一个公元千年即将结束之际,历史穿过
《喻老》的“杜子”应是“庄子”之误
作者:卡戈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韩非子  今本  楚庄王  荀子  古籍  子曰  广绝交论  明刻本  南荆 
描述:今本《韩非子·喻老》中有一则记事:“楚庄王欲伐越……杜子曰:……”这个“杜子”究属何人?王先慎说:“杜子”乃系“庄子”之误。我认为此说甚是。因为稽之古籍,诸书都作“庄子”。如:《御览》366引此条时作“庄子”,《荀子》杨倞注引此条时亦作“庄子”(陈奇猷说:松皋
清代吴昌硕的篆刻“鲜鲜霜菊”
作者:艾珺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昌硕  王安石  韩愈  选题  创作  印文  平等  清代  浙江  篆刻艺术 
描述:印文语出唐·韩愈《怀秋诗》之十一:鲜鲜霜菊,既晚何用好。鲜鲜亦作鱻鱻,鲜丽之貌。宋·王安石《酬裴如晦》诗亦咏道: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后世如今人钱君、董寿平等多有以此题旨意境为选题创作
复张性肺水肿1例报告
作者:柯敬东 周霞 田鸣  来源:麻醉与监护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pulmonary  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胸腔负压  肿瘤摘除  低氧血症  发病机制  肺复张 
描述:重者可伴有低血压、休克。目前,对其病闪、发病机制及诊治等问题的认识仍很有限并存在争议,病死卒高达20%,需要引起重视。
别样目光的历史中国:读《龙的故乡·中华帝国》
作者:李东  来源:乡音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帝国  宋元时期  历史资料  故乡  世界历史  故事  博物馆  王安石  宋朝  生活 
描述:给每
《游褒禅山记》的“华”究读何音
作者:杨一成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华山  游记散文  王安石  集体备课  读音错误  理趣  句子  写法  见解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文是一篇理趣盎然的游记散文,集体备课时,大家对其内容和写法见解一致,但对文中华的读音却莫衷一是。文中出现华字的句子集中在第一段,共有三处: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