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字句句莫等闲
-
作者:杨子才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国藩 王安石 “入” 韩愈 欧阳修 山高水长 屡战屡败 辩证思维模式 范仲淹 “唐宋八大家”
-
描述:字字句句莫等闲
-
苏轼:想当然耳
-
作者:傅嘉明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梅尧臣 皋陶 北宋 孔融 曾巩 苏东坡 曹操 文章
-
描述:自己的门生同乡曾巩所作,为避嫌疑,建议列为第二名。苏轼在这篇文章中用了一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理,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欧阳修和梅尧臣都
-
别具怀抱的景物记:曾巩《醒心亭记》赏读
-
作者:张永芳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曾巩 景物 醉翁亭记 北湖 泉水 乐之 范仲淹 无穷 宾客
-
描述: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
-
中国古代称谓解析
-
作者:林立明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敬称 王安石 陶渊明 柳宗元 柳敬亭 文天祥 欧阳修 苏轼 中国古代 司马光
-
描述:一、称谓的含义1.【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
历史人物的共同点
-
作者:暂无 来源:染整技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历史课 王安石 欧阳修 历史人物 诸葛亮 活跃课堂 宋朝 课桌
-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共同点?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宋朝人。
-
《淳化阁帖》与帖学
-
作者:潘良桢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帖学 法书 唐太宗 上海博物馆 法帖 太平广记 题跋 欧阳修 书法 李瑞清
-
描述:的两种反应,
-
北宋文坛的举荐风气
-
作者:鲁先圣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时期 王安石 宋代文化 文坛领袖 陈先生 苏轼 陈寅恪 中国文化史 当代学术
-
描述:陈寅恪在谈到宋代文化时曾经这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之世。陈先生的这个说法,已经是当代学术界的共识。宋朝一转唐朝的恢宏气象,收敛锋芒,静心修为,开启了一个与唐朝截然不同的文化盛世,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新的高峰。
-
浅谈宋代的翰林
-
作者:王丽 来源:兰台世界: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 宋代 中国古代 知识阶层 欧阳修 王安石 司马光 方孝孺 曾国藩 李鸿章
-
描述:一、中国古代的翰林及翰林制度“翰林”二字取文翰如林,人文荟萃之义。对于中国古代的翰林来说,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之士,亦是当时知识阶层中的精英,为人熟知的历代名流如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轼、欧阳修
-
欲说还休的小石潭
-
作者:暂无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欲说还休 小石潭记 语言 王安石 刘禹锡 欧阳修 韩愈 唐代 作者
-
描述: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因曾为官柳州,人称"柳柳州",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同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
-
题落星墩
-
作者:陈新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范仲淹 黄庭坚 鄱阳湖 朱熹 宋朝 孤岛 湖心 李白
-
描述:题落星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