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79)
报纸(763)
学位论文(129)
图书(121)
会议论文(5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46)
地方文献 (331)
地方风物 (18)
文化溯源 (16)
非遗保护 (15)
宗教集要 (9)
红色文化 (6)
才乡教育 (6)
按年份分组
2014(350)
2012(324)
2009(282)
2007(236)
2006(203)
2003(119)
2002(113)
2000(121)
1985(47)
1960(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3)
戏剧艺术(56)
抚州师专学报(51)
艺术百家(37)
中华戏曲(27)
文学遗产(23)
闽江学院学报(2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3)
江西高校出版社(2)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1)
辩太极——兼论周敦颐理论的历史地位
作者:孙映球  来源: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太极图说》  无极  历史地位  朱熹  宇宙生成  陆九渊  星际物质  王廷相  《通书》 
描述:是他人之文。诚如大家所知,朱熹和陆九渊
曾巩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综述)
作者:李震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曾巩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综述)
论宇文泰改革西魏吏治兵制的历史时效
作者:简修炜 王志德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宇文泰  府兵制  吏治  苏绰  《周礼》  北周  官制  时效  鲜卑  北魏孝文帝 
描述:生活,改革西魏吏治和兵制,不仅为北周王朝的兴起和统一北方开拓了道路,而且促进了两股历史潮流的进一步发
小学历史上册训练题例
作者:张德宝  来源:辽宁教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历史  训练题  大泽乡起义  郑和下西洋  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  我国历史  黄海大战  战国时期  农民起义 
描述:一、填空 1.__年前的北京人是我们的祖先,他们能__行走,会__,会制造工具。____和__就是他们制造的简单劳动工具。
新编历史故事剧 鹤冲天(文学本)
作者:赵莱静 罗周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乐伎  历史故事剧  晏殊  翠翠  宋祁  琵琶  进士及第  姑奶奶  翰林学士 
描述:本剧展示了宋朝著名词人柳永起伏坎坷的人生旅程,对他与歌坊艺伎的特殊交往与情感有细腻真切的描摹,已经被搬演上戏曲舞台,获得较大的成功。
1998年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八)
作者:玉珠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高考  模拟试题  帝国主义  世界霸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王安石变法  工人政党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  新三民主义 
描述:1998年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八)●玉珠STXD试题选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现象最能体现春秋时期
试论胡宏心性哲学的历史地位
作者:方国根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心性哲学  胡宏  理论特色  历史地位  陆九渊  胡安国  天理人欲  天理与人欲  胡氏父子 
描述:派中所占有的显赫地位;三、阐明胡宏心性哲学对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及以陈亮、叶适、吕祖谦等为代表的“浙学”的影响和作用,揭示和表明胡宏心性之学是从二程过渡到后来相继崛起的朱子理学、陆氏心学、浙江事功
利用历史插图培养学生能力
作者:徐爱明  来源:湖北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插图  培养学生能力  历史教学  教材插图  王安石变法  记忆力  大泽乡起义  预期效果  记忆能力  黄巾起义 
描述: 历史教学中,我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述记忆力、分析鉴赏力等等,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引导识图,培养观察力。首先,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
论儒家“良知”学说的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
作者:苗润田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价值  是非之心  儒家学者  孟子  儒家伦理  陆九渊  道德观念  个人利益  道德行为  社会生活 
描述:什么是“良知”?人有“良知”吗?如果有,它又是怎样产生的?人的“良知”是否一样?“良知”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这是儒家“良知”理论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有些也是我们今天应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对韩柳的评价与韩柳的历史地位
作者:严寿澂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阶层  旧唐书  王应麟  儒家思想  唐宋之际  柳宗元  新旧  自成  欧阳修  历史地位 
描述: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7说:“韩柳並称而道不同。”韩愈和柳宗元都不是仅以词章擅胜的普通文士,两人各能自成一家之言。正因为如此,所以历来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时因人而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时代思潮的变迁。新旧《唐书》对二人的不同评价,即反映了两个不同时代的观点。《旧唐书》卷160《柳宗元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