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牡丹亭》说到冯小青
作者:朱小平  来源:群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冯小青  冯小青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剧作家  剧作家  杜丽娘  杜丽娘  明代  明代  古代诗人  古代诗人  昆剧  昆剧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描述:我在不到20岁时,曾发誓通读古代诗人的所有诗集,最后连不是一流诗人的诗集也寻觅来读,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也读过。当然,他的诗与他的昆剧还是有差距的。一部真正传之不朽的作品,在发表或上演之后常常能够引起强烈的反响,甚至几百年后艺术魅力一直不衰。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牡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作者:洪艳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至情  至情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爱情追求  爱情追求 
描述: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
针锋相对,旗帜鲜明 : 《牡丹亭》“游园惊梦”与《琵琶记》
作者:陆联星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针锋相对  封建礼教  杜丽娘  琵琶  游园  思想倾向  汤显祖  文学发展  反礼教 
描述: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批判封建礼教,歌颂反礼教斗争,宣扬个性解放。全剧55出戏,第10出“惊梦”(通称“游园惊梦”)是关键性的一出。这出戏揭开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故事的序幕,以下剧情便由此展开。
以情感人情自深-《牡丹亭·游园》析
作者:隗芾  来源:戏剧创作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家  杜丽娘  封建社会  莎士比亚  临川四梦  游园  创作成就  传奇剧本 
描述:”。《牡丹亭》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而且称得起是明代戏剧创作中
牡丹亭》中的特殊人物——论陈最良
作者:王仁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柳梦梅  李全  汤显祖  老夫人  封建科举制  诗经  人性  知识分子 
描述:个相当特殊的人物。
赞俞平伯《牡丹亭赞》
作者:万云骏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俞平伯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抗日战争  诗词曲  中西戏剧  生活年代  古代文学  阶级性 
描述:把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汤显祖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中西戏剧并立的高峰,而《牡丹亭》则是汤剧的代表。从时间上说,汤的生活年代为1550——1616年,而莎士比亚为1564——1616年,时间上差不多
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牡丹亭》一解)
作者:成柏泉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女主角  爱情故事  封建时代  孔雀东南飞  反映现实  个性解放  封建社会 
描述:下来还是
牡丹亭》的主题是肯定人欲,反对理学
作者:陈庆惠  来源: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汤显祖  主题思想  爱情故事  代表作品  牡丹亭  欲望  婚姻  女主角 
描述:表达出《牡丹亭》所反映的独特的思想内容,它同《牡丹亭》的本来面貌还有一定的距离。
生生死死皆情缘--试论《牡丹亭》的美学价值
作者:杨绍波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审美理想  封建礼教  红楼梦  泰州学派  个性解放  民主思想  宋明理学 
描述:时思想解放的浪潮和人文主义潮流,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汤显祖的思想是属于左派王学
王季思和侯外廬论《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戏曲  汤显祖  柳宗元  人民日报  中文系  文学史研究  探索  杜甫 
描述:一出里“花神一口气数說了近四十种花色,弄得那个和阳世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