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04)
报纸(644)
学位论文(189)
图书(143)
会议论文(3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01)
地方文献 (10)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438)
2012(498)
2011(509)
2009(439)
2007(380)
2005(251)
2002(222)
2001(216)
1975(40)
1974(9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1)
抚州师专学报(73)
写作(24)
中华书局(2)
文苑(经典美文)(2)
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陕西文艺(1)
中国医疗保险(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评价问题
作者:吴调公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诗歌  义山  杜甫诗  思想性  刘克庄  王安石  艺术性  诗话  思想内容  政治诗 
描述:杜无以过也。”他之推崇杜甫大概是因为杜甫的“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子美画象》)。而他之所以喜爱李商隐,尽管和他认为李的学习杜甫诗律有关,但更重要的可能还因为李的部分诗篇中有着杜甫的具体而微的“沉郁”精神。这从他所欣赏的李诗,可以得到证明,那些诗不是什么《无题》诗,而多属有关忧乱伤时之意和苍凉浑健之音的警句。
古典诗歌中的比喻
作者:吴宗渊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喻句  古典诗歌  喻体  本体  喻词  现代汉语  文学创作  白居易  修辞手段  王安石 
描述:一概说比喻,是非常重要的最基本的一种修辞手段。从古到今,不论文学创作,理论文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常被广泛地运用着。对于文学创作,秦牧把这比喻譬作“语言艺
古代诗歌中的“萧萧”
作者:陆精康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象声词  词语  形容词  杜甫  王安石  黄景仁  萧条  鸣声  景物 
描述:段]
体悟诗歌的哲理
作者:薛海霞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个层面  诗歌鉴赏  哲理  不同角度  飞来峰  拓展  蕴涵  道理  讲述  王安石 
描述:中考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考点,是理解诗句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体味诗句中蕴涵的哲理。体味诗句中蕴涵的哲理,往往需要从三个层面解读。第一个层面,读懂每个字词,理解字面意思。第二个层面,了解讲述
重庆文学的诗歌因子
作者:徐江  来源:红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发展  重庆文学  中国现代诗歌  三峡诗  巫山  范成大  自然环境  人文景观  王安石  山城 
描述:重庆,在中国地域文化和文学多样纷呈的今天,它始终占有一席亮眼之地。其中,为它的人文景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就是重庆文学中的诗歌基因。在漫长的古代社会,诗歌作为正统,是社会民风的集中体现。
浅论诗歌的教化功能
作者:李春燕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教育家  学生  心理特点  思想内容  春秋时代  王安石  教育教学  周恩来  勤奋学习 
描述:中华五千年,诗歌是经典。从春秋时代开始,孔子就开始了利用《诗经》进行教育的尝试。历代的教育家都把古典诗歌作为教育的手段。用美好的诗歌教育孩子们,这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诗歌音调和谐押韵,朗朗上口
古典诗歌也含逻辑
作者:唐金龙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相似之处  艺术形象  王安石  梅花  寒山  因果联系  事物 
描述:鉴赏古典诗歌,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分析,却忽视对作品进行逻辑思维的分析,从而较难全面地理解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诗人对客观
翰林学士与宋代诗歌略论
作者:唐春生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学士  周必大  王安石  宋太宗  宋理宗  宋孝宗  宋代诗歌  文士  宋真宗  南宋 
描述:辉,直阁深严半掩扉。一院有花春画永,八方无事韶书希。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作者:徐芳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人物形象  鉴赏  创作背景  意象  木芙蓉  文学作品  作者  王安石  景物 
描述:2010年《考试说明》中对诗歌考点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非常重要,2008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9年的天津卷、上海卷、全国卷Ⅱ都有考
谈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作者:李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学校教育  爱国情感  爱国行为 
描述:爱国主义教育应包括爱国知识的教育、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行为的引导。应该说这三者都是主要的,相辅相成的,但爱国主义归根到底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