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至汉时期遗失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
-
作者:杨来运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遗失物 周礼 法经 汉律
-
描述:周朝的"大者公之,小者私之"的无人认领遗失物归属原则是对其集体劳动成果分配原则的扩展与适用。《法经》"拾遗者刖"的严苛规定是法家重刑思想的体现。汉朝的遗失物制度继承自《周礼》而非《法经》,其实际执行效果却因受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而大打折扣。
-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诗源考
-
作者:孙海桥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伯宗 胡季犛 衣冠唐制度 礼乐汉君臣
-
描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影响了东亚地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一诗,便体现了附近国家夸耀本国所拥有汉文化的夸耀之情。但是关于此诗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有日人滕木吉说,越南人胡季犛说,明人吴伯宗说,明初
-
试论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在目录学史的地位
-
作者:陈鸿图 来源:书目季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艺文志考证 汉书艺文志 王应麟 目录学
-
描述:试论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在目录学史的地位
-
元淮《昭君出塞》与马致远《汉官秋》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出塞》 马致远 《文学遗产》 汉官 《汉宫秋》 元杂剧 编辑部 诗人
-
描述:了我们注释中的一个错误,即元诗人元淮所作《昭君出塞》诗和马致远《汉宫秋》杂剧中曲的关系。
-
“成,将以攻宋”应是“成将以攻宋”
-
作者:杨栋 殷宝田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本句由于把"成"字读出。与上句形成承接复句。就只能
-
小沈阳及其小品应是“兼好兼恶”
-
作者:暂无 来源:珠江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小沈阳及其小品应是“兼好兼恶”
-
论熙宁变法和宋辽划界
-
作者:郭洪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宋辽划界 王安石
-
描述:被后世王朝所接受,被正史所认可。直到近代,才有人为王安石变法平反,如:清人蔡上翔,近代的梁启超等,都从感性的角度为王安石作了一番争辩。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宋辽划界”与“熙宁变法”的关系;在划界
-
两宋孟学研究
-
作者:周淑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子 孟学 王安石 张载 朱熹
-
描述:则确立了孟子为宋以前孔子道统唯一传人的地位,将《孟子》一书合为四书,使《孟子》成为初学教育的必读书;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派则将《孟子》升为兼经,悬为科举功令,确立了《孟子》在学官中的地位,使《孟子
-
宋神宗与熙丰变法
-
作者:崔英超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熙丰变法 主宰作用 变法派 反变法派
-
描述:视野、多角度,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宋神宗与熙丰变法的联系,从而充分肯定了他在变法中的主宰作用。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危机和变法思潮的兴起。第二部分,分两个阶段论述
-
宋·吴炳《出水芙蓉图》
-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水芙蓉就是莲花。古时将陆上的芙蓉花称作“木芙蓉”、“木莲”,而将水中的莲花称作“水芙蓉”“芙蕖”“荷花”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质,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作“君子”的象征,被尊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出水芙蓉图》纵23.8厘米,横25.1厘米,绢本,设色。现藏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