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音乐治疗心郁病的欧阳修
-
作者:暂无 来源:医学文选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音乐治疗 郁病 王安石 苏轼 指痉挛 北宋诗文革新 江西省 《儒门事亲》 《新五代史》
-
描述: 对于忧郁成疾之症,药仅能攻其病巢,但不及音乐和心之效。 在北宋仁宗、英宗时期任枢密副使的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于真宗景德四年出生在江西省吉州(吉安县)。他4岁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买
-
欧阳修等北宋中叶文家论韩愈研究
-
作者:石素真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韩愈研究 北宋中叶 王安石 革新运动 苏轼 道统 文统 宋六家 古文
-
描述:北宋的古文革新运动在理论上要求恢复韩愈的道统和文统,但在对道统与文统的关系方面却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柳开、石介等宋初作家崇韩偏重其道统,尊韩时表现出浓厚的
-
醉翁亭与醒心亭
-
作者:王洪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醉翁亭 醒心亭 欧阳修 散文 《醉翁亭记》 曾巩 《醒心亭记》文学常识
-
描述:醉翁亭与醒心亭
-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
作者:王晓梅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杰出成就 散文 欧阳修 柳宗元 王安石
-
描述:唐宋八大家是指在唐宋时期出现的,在我国散文发展中具有杰出成就和地位的8位散文作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他们的散文都各有特点和成就。
-
论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
作者:熊礼汇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欧阳修 曾巩散文 王安石 刘向 婉曲 散文史 成因 苏轼 几点看法
-
描述:在散文史上,曾巩地位很高,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历来论曾巩者,多将他与欧阳修并提,认为曾文与欧文“皆偏于柔之美”。在谈到曾文艺术风格的成因时,也多将其归结为欧阳修对他的影响,甚至有“嫡嗣”之说。此说
-
曾巩散文的艺术特征论略
-
作者:梁静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艺术特征 论略 文钞 唐宋八大家 王慎中 欧阳修 南丰 茅坤 叙事
-
描述:富有情韵是曾巩散文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曾巩性格冷静,不尚激情,故为文多锋芒内敛,雍容平和,切于儒家的温柔敦厚之旨,郑瑷称其文“敦厚凝重如秦碑汉鼎”,吕祖谦称其文“节奏从容和缓”、“藏锋不露”,王慎中称
-
唐、宋散文演化及风格之异同
-
作者:孙连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散文创作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文风 苏轼 文学理论 王安石 陈子昂 宋代
-
描述:括,说明其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唐初文章受六朝浮艳的骈俪文风的影响,多重形式而略内容,进入开元以后,由于陈子昂等人的提倡复古,文风始有转变,然尚未根本解决问题;及至贞元元和时,在韩愈、柳宗元等人呼吁倡导下,从理论到实践都贯彻了“文以载道”的精神,
-
宋代散文体裁样式的开拓与创新
-
作者:杨庆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散文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古文运动 柳宗元 体裁意识 王安石 题跋 山水游记
-
描述:性具有委婉深沉的美学效果;诗话、随笔和日记的创制,开启了文学大众化的新路子。体裁创新乃宋文繁荣的重要因素,且与时代精神、人文环境和作家的体裁意识密切关联。
-
《唐宋八大家散文精选丛书》总序
-
作者:王运熙 来源:书屋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散文创作 古文运动 欧阳修 柳宗元 魏晋南北朝 王安石 苏轼 唐顺之 散文发展史
-
描述:合在一起,相提并论的开端。明代中期,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一批文人出来,大力推崇并学习以八家为主的唐
-
曾巩的心理机制及其对散文的影响
-
作者:陈晓芬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机制 古代散文 曾巩 文学观念 散文研究 社会环境 作家 文字 欧阳修 王安石
-
描述:与古代散文发生联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环境、传统的文学观念以及作家个人的经历地位等,都是散文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还有一个应予注意的问题,那就是作者的心理机制。虽然从理论上说,传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