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梅鼎祚的戏剧批评
作者:陈晨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批评  梅鼎祚  戏剧作家  《玉合记》  中晚明  汤显祖  创造力  批评家 
描述:入探讨,笔者不揣谫陋,立此为论。
论阮大铖在戏剧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高建旺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汤显祖  地位与作用  戏曲理论  戏剧  临川派  创作实践  汤沈之争  李渔  中国古典戏曲 
描述:阮大铖因挂靠阉党,历来为清议所不容。但其剧作《石巢四种》(《牟尼合》、《燕子笺》、《双金榜》、《春灯谜》)在艺术方面的卓荦不凡,也是一个事实。因此,在书写明末清初戏剧发展史时,阮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主题对比
作者:张晓冬 徐朝友  来源: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汤显祖戏剧  汤显祖戏剧  主题  主题  对比  对比 
描述: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戏剧理念
作者:任志 畅宁宁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至情  揭露现实 
描述:汤显祖作为戏曲界的传奇巨擘,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却走了一条独异的人生之路,从热情走上仕途到愤而弃官,他的作品历来受人民群众欢迎,他的“临川四梦”被视为戏剧界的珍品,他的戏剧理念更是对我们产生了深远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人物形象对比
作者:张晓冬 吴兵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人物形象  对比 
描述:同社会和文化对作家及其人物的影响。
研究一下如何写生动?:新闻业务论文的写作(十)
作者:济人  来源:新闻通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业务  客观效果  法的辩证关系  新闻作品  语言  王安石  新闻出版工作者  新闻通讯  《随园诗话》  文字 
描述: 新闻业务论文自然是以立意为重,但是如何将论文之“意”通过文字生动地表达出来,使人喜闻乐见,却也是值得研究一番的。我们常见同一命题的业务论文,由于生动与否的差别,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感情服务应是中国酒店之魂
作者:韩万国  来源:旅游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员  旅游饭店  微笑服务  超常服务  宗教信仰  体态语  员工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软件服务  语言 
描述:感情服务应是中国酒店之魂韩万国北京丽都假日饭店SentimentalServicesConstitutetheSoulofChineseHotels¥byHanWanguoAbstract:Basedontheinspectionandthinkin...
美辞的旨趣美:意蕴美(上)
作者:李廷扬  来源:毕节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蕴美  “修辞立其诚”  审美特征  咖啡  毛泽东  物质世界  趣美  王安石  语言  功能特征 
描述:的那样,事实上存在着三项:物质世界(认识对象)、个性精神(认识主体),以及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按照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
巧用重字 韵趣盎然
作者:程忠学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巧用  反复运用  语言  长诗  芭蕉  唐代诗人  诗歌  王安石  新声  用字 
描述:诗歌最讲究语言凝炼生动,在一首诗中最忌重字,即使是字句不限的长诗,也应当尽量避免用字重复,否则就显得呆板枯燥。然而,有些技法娴熟的诗人,其诗偏以重字见长,在一首诗里反复运用同一个字,使人耳
“诗无定解”臆断
作者:张宿宗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定  定解  《诗经》学  方玉润  周亮工  卷耳  旧体诗  “色”  语言  《伐檀》 
描述:所谓“诗无定解”,意思是说:对于诗的解释不会有一致的定论。“诗无定解”的语意,初见于清代人方玉润语。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的“前言”中引述了他的话:“例如《伐檀》篇,尽管‘二千余年纷纷无定解’(方玉润),今天读者的看法却渐趋一致”。显然,“诗无定解”中的“诗”,不是通用名词,而是专有名词,是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