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简笔 文章生辉
-
作者:鲍亚民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巧用 文章 欧阳修 陈师道 艺术作品 曾巩 佳酿 境界 闲情偶寄 孔乙己
-
描述:文章熠熠生辉。以初中教材中收录的《水浒传》课文为例,写"林教头风雪山
-
再论淮海词
-
作者:徐培均 来源:词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海 身世之感 境界 佛家思想 道家思想 作者 林苑 落第 汴京 王安石
-
描述:词,似不应离开他的诗,也不应离开他的文。现在试结合淮海诗文探讨一下淮海词。
-
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学生天天“不亦恼乎”,老师也绝不可能
-
作者:罗志田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学生天天“不亦恼乎”,老师也绝不可能
-
“舞低”“歌尽”出境界——晏几道《鹧鸪天》名句试析
-
作者:许金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研究 中国 鹧鸪天 宋代
-
描述:宋词人晏几道之所以著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遮鸪天》词中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那么,这两句词究竟妙在何处呢?
-
资讯博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引文出处
-
作者:邓竹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治学三境界” 引文 晏殊 《蝶恋花》 初中 语文 背景知识
-
描述:资讯博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引文出处
-
“见”到一种诗的境界:《长相思》教学实录
-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相思》 教学实录 “见” 纳兰性德 诗 王安石 乡愁 注释
-
描述: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
-
论晏殊忧乐冲突中的“知足境界”
-
作者:李万堡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心灵冲突 人生境界
-
描述: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上则仿佛风雅不作。
-
“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我们还能找回已经丢失的乐趣吗
-
作者:柳延延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够择到外国去,显然不是一般人可为,大多数没钱、没权送子出国的家长只能望洋兴叹了,它表明今天从上到下对中国教育的失望。
-
深遂的学术眼光 宽容的人格力量——周礼全先生的学问人生之路
-
作者:蔡曙山 来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当人类进入新世纪时,周礼全先生走过了80年的人生之路, 同时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对周先生的学问人品,我国很多学者多有赞誉。本文仅以近20年来,本人从仰慕周先生的一名普通大学生,成为周先生的研究生,再成为周先生的忘年之交和好朋友的亲身经历,谈谈周先生的学问和人品,让更多的朋友
-
汤显祖和杜丽娘——兼论中国古典知识分子的人格倒错现象
-
作者:徐保卫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知识分子 女性心理 人格心理特征 爱情心理 表现能力 青年女性 中国传统 思想情感
-
描述:出,从象征性的维度来看,杜丽娘是一个政治理想主义和人格完美的化身.但是显然,对于我们来说,问题远远没有结束.例如,我们应该进一步追问,汤显祖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恋爱中的女性来作为自己这种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