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导演青春版《牡丹亭》的心得
作者:汪世瑜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牡丹亭  牡丹亭  现代观众  现代观众  汤显祖  汤显祖  寻梦  寻梦  传统与现代  传统与现代  演员  演员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白先勇  白先勇 
描述:在详细阐述我导演青春版《牡丹亭》这个戏之前,我先从宗旨、构思与布局几方面,总结一下我的导演理念。宗旨:重造一个昆曲的舞台新形象,以青春主打(故事、演员、观众),追求现代美(表演、舞台、音乐)与古典
牡丹亭》文本阅读与接受的特点及意义
作者:朱伟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阅读视野  阅读视野  士大夫文人  士大夫文人  价值与意义  价值 
描述:牡丹亭》问世四百余年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读者与观众,成为著名的文学经典与舞台经典。与《牡丹亭》的演出史相比,其阅读史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价值。因为舞台演出可能转瞬即逝,而文学经典
俏丽湘小生聪本《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阮南燕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汤显祖  汤显祖  小生  小生  粤剧  粤剧  爱情  爱情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改编本  改编本  改编者  改编者 
描述:俏丽湘小生聪本《牡丹亭》(以下简称聪本),是汤显祖《牡丹亭》的粤剧改编本。包括四卷:"俏丽湘小生聪首本"、"丽娘写真"、"骂罗访美"、"赐寿谐婚"。卷末题"状元坊内太平新街以文堂原版"。此本见于
从《牡丹亭》说到冯小青
作者:朱小平  来源:群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冯小青  冯小青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剧作家  剧作家  杜丽娘  杜丽娘  明代  明代  古代诗人  古代诗人  昆剧  昆剧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描述:我在不到20岁时,曾发誓通读古代诗人的所有诗集,最后连不是一流诗人的诗集也寻觅来读,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也读过。当然,他的诗与他的昆剧还是有差距的。一部真正传之不朽的作品,在发表或上演之后常常能够引起强烈的反响,甚至几百年后艺术魅力一直不衰。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牡
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
作者:徐文明  来源: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影响  影响  王安石  王安石  研究  研究 
描述: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
论曾巩的文化品格与诗文创作
作者:喻进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  散文  散文  诗歌  诗歌  影响  影响 
描述:形成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古主义运动的关系。第二章阐述曾巩对“道”的理解和“道”对曾巩的影响。作为一名醇儒,曾巩对道的理解有着独特之处,曾巩的道偏重于心性修养,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尽性”就能达到“诚
汤显祖"情至"理念的发轫之作——论《紫钗记》对于《紫箫记》
作者:夏太娣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紫箫记》  四梦  四梦  汤显祖  汤显祖  影响  影响 
描述:作为"四梦"之首,《紫钗记》毫无疑问是汤显祖的第一部成熟之作.在汤显祖的戏曲创作中所起的作用十分突出.《紫钗记》对于《紫箫记》的成功改写为后来三梦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首次标举了"情至"的旗帜,成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核心精神.
从晏殊的诗歌创作谈晏殊的诗学思想
作者:暂无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  诗学思想  诗学思想  影响  影响 
描述:金玉锦绣,推崇清丽闲雅的诗风。这是对昆派诗论的发展。他注重诗句字词的锤炼与语言的表现力,对后代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曾巩散文在两宋的接受研究
作者:孟丽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两宋  接受  影响  元明清 
描述:等人对曾巩的认识上。王安石、欧阳修和吕祖谦都是对曾巩有着重要影响和关系的人。从这几个人着手来研究曾巩具有代表性。 ...
曾巩记体散文研究
作者:刘芸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记体散文  内容特点  艺术特色  影响 
描述:散文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以曾巩记体散文对南宋的朱熹、明代的唐宋派和清代的桐城派的影响为例,探讨了曾巩记体散文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最后是结语,总结整篇论文的主要观点,肯定了曾巩记体散文的独特风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