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51)
报纸(171)
图书(61)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22)
地方文献 (136)
非遗保护 (14)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10)
地方风物 (6)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9)
2012(61)
2010(68)
2009(40)
2006(29)
2005(30)
2003(21)
1995(12)
1984(8)
1971(1)
按来源分组
山西教育出版社(2)
咬文嚼字(2)
中外食品工业(1)
华北电业(1)
志文出版社(1)
地震出版社(1)
时代文艺出版社(1)
西藏人民出版社(1)
东方出版社(1)
拳击与格斗(1)
丰子恺笔下的诗词世界(二)
作者:何田田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丰子恺  云遮  文言  飞来峰  王安石  西塞山  刘禹锡  杜甫  水船  古人 
描述:我从小喜读诗词,只是读而不作。我觉得古人的诗词,全篇都可爱的极少。我所爱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句。这一句我讽咏之不足,往往把它译作小画,粘在座右,随时欣赏。——丰子恺
经济全球化应是世界共同旗帜
作者:暂无 来源:华声视点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经济全球化应是世界共同旗帜
传统与世界视域下的朱熹
作者:南坡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道学  中国文化传统  宋明儒学  学术思想  视域  吕祖谦  孔子  朱子语类 
描述:朱熹看传统,钱穆看朱熹,世界看朱熹,形成了三组重要的光束,这"三看",对于现代中的传统和传统中的现代,意义深远。
“笔意喜生”
作者:王充闾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独创性  王安石  谢榛  三国演义  牡丹诗  艺术  曹操  明代  书房  作品 
描述:闲翻旧籍,看到渔洋山人有这样一句话:物情厌故,笔意喜生。”脑子里顿时产生许多意念,许多联想。记得明代诗人谢榛写过一首咏牡丹的诗:花神默默殿春残,京洛名家识面难。国色从来有人妒,莫教红袖倚阑干。
辞海(建筑)2000条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筑物  张衡  后汉书  周礼  河南省  太史令  阳嘉  艺术  地震  洛阳 
描述:合盖隆起,形似酒尊,中有都柱,
露冷流萤——读汤显祖的《江宿》
作者:白云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小诗  感染力  水鸟  波光  封建社会  艺术  朦胧  伏天  秋寒 
描述:凋零衰微的秋林更显得迷
至情之花:吴炳和他的戏剧创作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论争  至情  临川派  剧作家  汤显祖  沈璟  戏剧史  派别  艺术 
描述:极大影响了后来者创作的著名戏剧论争,而是继承。吴兵生活在中国戏剧最繁荣和成熟明代后期,从小就热爱戏剧,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而且,临川派在戏剧创作上所追求的至情直接影响了他本人的戏剧观念,吴炳一生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笔下的“梦幻”
作者:姚跃龙  来源:艺海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汤显祖  莎士比亚  东西  人物内心  戏剧  鬼魂  舞台形象  剧情  艺术 
描述:戏剧是一种以创造完整的舞台形象为目的的综合性艺术。它受到舞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尊重这种限制的同时,打破这种限制掌握舞台时空辩证规律,便是剧作家们进行创作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处在地球东西两端,而又
吕凤子
作者:吕存 范康健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凤子  正则绣  李瑞清  中国画  科主任  专科学校  师范学堂  艺术  丹阳  女校 
描述:吕凤子
论苏轼的“自是一家”说
作者:徐中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文艺创作  柳永词  白羽  词为艳科  积贫积弱  作品  密州  艺术 
描述:阕,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诗一词,精神、意境大致相同。虽政见与倡行新法者不合,正当四十岁壮年的苏轼却并不想一味发泄他的牢骚,而总牢记着西北方面的边患,宁愿领兵去抗敌。“会挽雕弓如满月”,“白羽犹能效一挥”,诗人不仅有激昂的雄心,而且充满着清除边患的壮志。但我们在这里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