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梅花三弄别样情——陆游、王安石与卢梅坡咏梅之比较
作者:刘建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梅花三弄  咏梅  咏物诗  陆游  古典诗词  物我交融  文心雕龙  作者  寓意于物 
描述:我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而咏物诗则是其中一瑰丽奇葩。作者虽名为咏物,以物为吟咏之对象,实则借此抒写各自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感触、不同的情怀、不同的心境。“吟咏所发,志惟深远。”(《文心雕龙·物色》)此所谓寓意于物,寄情于物,寄托深远,才使得物象隽永,清新有味,令
两首风格迥异的哲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与苏东坡的《题
作者:王志尧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飞来峰  庐山  风格迥异  哲理  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  创作思想 
描述:》和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这两首七言绝句来作比较,虽不能以此论定二人的全部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但透过这个小洞天的窗口,亦不难从中窥出端倪。
凌寒卓立暗香袭人——王安石《梅花》简析
作者:陈树馨 陈必信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汉语翻译  袭人  文学家  墙角  抗严寒  点积  语文  北宋 
描述:墙梅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后两句是写梅花纯白如雪,暗香袭人。如果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联系起来看,诗中的梅花不正是诗人自己的画像么?的语言朴实无华,明白如话,含义却又相当含蓄和深刻。的首句“墙角数枝梅
从《王安石》卷看鲜于枢的书风
作者:楚默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书风  用笔  赵孟  书法思想  行草书  作品  元代  线条 
描述:鲜于枢无疑是元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家。然而今人写的书法史不过匆匆一笔带过,好一点的,最多介绍千余字不关痛痒的文字,也算提及了。这大多源于误解。一般人认为鲜于枢比赵孟頫小,又死得早,留下的作品不多。其实鲜于枢长赵孟頫8岁,其书作,一直受到赵孟頫的推崇,鲜死后,其儿子鲜于必明持父
禅与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
作者:万伟成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与  佛禅  以禅入  唯心主义  山水诗  创作思维  唯物主义  晚年  《淮南杂说》 
描述:禅与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万伟成王安石早年研究诗书、遐希稷契、致君尧舜,欲博轩冕、矫时变俗,都是以儒家经邦济世的思想支配的,他的《淮南杂说》一出,见者以为孟子,他用功最深的《周礼》,“固
人·自然·——读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作者:巩本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与自然  艺术表现手法  山居  山水自然  杨柳依依  生机盎然  南京  两山  和谐 
描述:的诗人,朦胧之中,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是在友人舍中,还
从钟山系列王安石人生价值体系的调整
作者:严铭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价值取向  价值体系  王安石  诗人  调整  钟山  中国文学史  政治家 
描述:晰看到他努力整合、调整人生价值体系的心路。王安石的这种调整主要体现在
读汤显祖《竹院烹茶》小议
作者:赵荣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叶生产  汤显祖      支柱产业  农村经济  名牌产品  品牌宣传 
描述:读汤显祖《竹院烹茶》小议
仿构与翻新:江户时代翻案的话本小说十三篇
作者:王晓平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学者  中后期  王安石  乐之  马场  话本小说  南北朝时代  江户时代  中国通俗小说  家族 
描述:言的.诚如日本学者石崎又造所说:“近世小说史上所谓读本这一新形式.是由这些中国小说学者的翻译或者翻案创造出来
从“少学孔孟”到“晚师瞿聃”——评王安石晚年禅
作者:毛建军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晚年大量创作禅 ,其自有社会政治原因 ,更有王安石个人方面的因素。这些晚年创作的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可谓“自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