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应麟学术成就述论
-
作者:陈卫星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学术成就 学术成就 文献学研究 文献学研究 史学研究 史学研究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
描述:胡应麟是有明一代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问家之一。他毕生以藏书、读书和写作为乐,一生著述宏富,多达千余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大家。其学术研究内容庞杂,包罗万象。经过梳理,胡应麟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文献学
-
胡应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
作者:李依晴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学术成就 文献学研究 文学研究
-
描述:胡应麟是有明一代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同家之一.他毕生以藏书、读书和写作为乐,一生著述宏富,多达千余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大家.其学术研究内容庞杂,包罗万象.经过梳理,胡应麟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文献学
-
新安医学儿科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探讨
-
作者:尚莉丽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儿科 学术成就 新安医家 小儿惊风 重要组成部分 导赤散 许豫和 烧针法 徐春甫
-
描述:门从事儿科或兼治儿科疾病的医家有50余人,撰写儿科著作80余部,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儿科医家为徐道聪,最早的儿科专著为刘锡的《活幼便览》,第一部研究儿科医案的专著为《名医类案》,最有影响的儿科著作当属清代程云鹏的《慈幼筏》,何鼎亨的《活法启微》与许豫和的《许氏儿科七种》。王君萃的《小儿烧针法》是介绍以烧针
-
试论晏几道《鹧鸪天》词的创作成就
-
作者:刘尊明 陈晶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鹧鸪天》 创作成就 悲欢离合 风流蕴藉
-
描述:词中常借梦、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迷离空幻的意境.词情婉丽,极具风流蕴藉之声情美.
-
研治古代文史的必备入门书籍:读黄永年先生著《古文献学四讲》
-
作者:辛德勇 来源:书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献学 研究 书评
-
描述:在现代社会中,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具备某些必备的基础知识。从事中国古代文史方面的研究,则首先需要对于古代文献具有相应的了解。道理很简单,历史已经远去,我们只能主要依靠古代文献的记载,尽可能地接近和认识当时的面貌。
-
图文:光辉的历程辉煌的成就 ――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新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农村新报讯 图为:总经理刘世顺
本报记者周惠清 通讯员胡汉芳
记者:“武拖“改制成“黄鹤“,倾注了您及有关领导的心血。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刘总: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是原武汉拖拉机厂改制后组建的全新体制的农机制造企
-
“平常心”成就“胜负手”——记执行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项目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火箭巍然矗立
8月7日,距原定的发射窗口还有4天,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项目的卫星发射试验队和火箭发射试验队还在等待最终发射窗口的确定。
“考虑可能会受台风‘梅花’的影响,我们还在等待气象部门的会商,有可能会选择提前发射。”发射试验队一名队员向记者透露。
-
传承汤翁精神 成就临川新梦
-
作者:李劼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冬日的暖阳照射在素有“才子之乡”美誉的抚州城内,使明代著名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故里充满了迷人的浪漫主义色彩,彰显出生机蓬勃的文化魅力。首届“汤显祖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于11月26至30日在抚州市隆重举行,几日来,汤显祖大剧院洋溢着热烈的氛围,20余个精致别样的小戏小品精品剧目,为抚州市民和戏迷呈现
-
王益:准市政债券成就国开行风险管理
-
作者:冉学东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准市政债券 国家开发银行 风险管理 金融创新 地方政府 财政收入 改善投资环境 不良资产率 改善环境 信用资源
-
描述:“国家开发银行究竟采取了哪些管理手段,使得不良资产率如此之低?”$$昨日,在“第十届哈佛论坛”上,当主持人提出上述问题时,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回答:“银行做好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是业务创新,在最近几年的业务中所占相当比例的准市政债券就是国开行最为成功的一个金融创新。”$$王益表示,城市基础设施要发展
-
略论陈自明在痈疽证治上的成就
-
作者:尹国有 来源:河南中医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自明 中医师 痈疽 中医病机 痈疽 中医药疗法 宋辽金
-
描述: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陈氏在痈疽证治上的成就:其一,提出外科疮疡并不是局部病变,而与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和寒热虚实密切相关;其二,判断痈疽是否成脓,特别重视触诊,视之为判断正确与否的关口;其三,对痈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