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教学案例
-
作者:潘照团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案例 《梅花》 三年级 上册 王安石 小学 语文教学
-
描述:[案例索材]三年级上册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一段]
-
“抄”不应是惟一的办法——听写教学一得:从果析因
-
作者:刘发建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听写教学 识字教学 字音 字形 字义
-
描述:“抄”不应是惟一的办法——听写教学一得:从果析因
-
黄载娴:理想光照教师人生
-
作者:余小刚 王建强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载娴 小学 教师 职业理想 教书育人 奉献精神
-
描述:职业的需求是容易满足和实现的,理想的追求往往是永无止境的,就像雨后彩虹,总会给人不可触及的魅力。然而,理想之于人又何其重要,它是信念的支撑,毅力的来源,执著的后盾,战胜困难之后境界提升的依靠,是人生壮丽图景的主色。
-
获大奖的首先应是良心工程
-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与当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程 良心 《工人日报》 建筑创作 中国建筑学会 小学 校区
-
描述:秦川在2月27日的《工人日报》上撰文指出:据报道,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知名建筑,同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在外形上,草堂小学固然无法与雄伟壮丽的建筑相比
-
最有成效的教育应是无痕迹的教育:谈作文教学与游戏
-
作者:王育英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游戏活动 小学 语文教学 写作兴趣 智力开发
-
描述: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增长知识,提高才智的。我在上高中时,曾经帮一个朋友代过小学的语文课。第一次上课,我照本宣科,在课堂上独唱主角,弄得学生萎靡不振。哈欠连天。下课铃声一响,学生
-
学习应是“再创造”的过程:新教材实践反思
-
作者:董文华 程富军 来源: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师大版 第一册 数学 教学片段 问题情境 小学
-
描述:学习应是“再创造”的过程:新教材实践反思
-
温馨的记忆——读《本命年的回想》
-
作者:赵祖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教版 初中 语文 刘绍棠 回忆性散文 乡土文学 《本命年的回想》
-
描述:了往事不堪回首,誓与封建传统决绝的态度.同为反封建的斗士,鲁迅因现实社会的污浊,在<社戏>和<朝花夕...
-
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山
-
作者:张建平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课堂实录 中学 语文 课堂讨论
-
描述:《游褒禅山记》一课。在疏通字词、通读全文之后,我告诉学生: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山,怎么样?当然,我们一边游山,一边还要揣摩课文的立意选材。
-
看似闲笔 尽显匠心——谈《游褒禅山记》的伏笔之妙
-
作者:顾正飞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语文 王安石 散文 文学评论 《游褒禅山记》 伏笔
-
描述:因事明理的文章,理由事发,事为理叙。它讲究事与理、叙与议的浑然一体,不着斧痕。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正是这样的一篇妙文。作者在简明平实的叙事中为议论巧设埋伏,看似闲笔处却尽显匠心,真正做到了事理、叙议的
-
“日下”“云间”与“吴会”究竟何解
-
作者:顾银乔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下”“云间” “吴会” 《滕王阁序分》 高中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
描述:王勃的《滕王阁序》(见人教社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对其中的“日下”与“云间”二词,课本有这样的译注: 远望长安,遥看吴会。日下,指京都,这里代指唐朝的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