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78)
报纸(700)
学位论文(168)
图书(150)
会议论文(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94)
地方文献 (17)
才乡教育 (9)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4)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385)
2011(504)
2010(504)
2009(448)
2003(238)
2002(228)
1996(225)
1994(213)
1979(36)
1944(3)
按来源分组
文史哲(24)
人文杂志(6)
中华书局(2)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教育家(1)
战幹(1)
中国医疗保险(1)
宋代音乐文化阐释与研究文丛 宋代音乐史论文集 理论与描述
作者:林萃青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宋代 
描述:音乐史的现代对象、意义和功能,中西音乐学研究方法和价值的矛盾与互补,中国音乐史在21世纪中国全球化文化对话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安石論文研究
作者:郭春輝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踵開拓;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藉由其論文,能凸顯他的散文特色,並確認王安石在「唐宋八大家」的歷史定位。筆者以《王荊公文集箋注》為研究材料,從中篩選一百一十篇論文來探討。首先,考察當時的社會情勢及時代
宋代的类书及其他资料汇编
作者:曾贻芬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修类书  太平广记  资料汇编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宋代  艺文类聚  子目  王应麟  玉海 
描述:《太平御览》一千卷,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三月同时下诏修撰二书。参与其事的有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左补阙知制诰李穆,太子少詹事汤悦,以及徐铉、张洎、李克勤、宋白、陈鄂、徐用宾、吴淑、舒雅、吕文仲、阮思道等十四人。当时明确下诏说:“以前代《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及诸书,分门编为一千卷;又野史、传记、小说,杂编为五百卷。”(王应麟《玉海》卷五十四)专收野史、传记、小说的五百卷,于次年八月修成,这就是《太平广记》,是宋修三大类书最早完成的一部。
宋代的科技与改革初探
作者:管成学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改革初探  王安石变法  营造法式  中国古代史  指南针  水运仪象台  改革派  科技成就  科学技术成就 
描述:利用牡蛎石灰贝壳附于石间繁殖的特性,使桥基与桥墩结成坚固的整体;还有“浮运架桥”技
宋代的礦冶工业
作者:华山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矿冶业  手工业生产  王安石变法  唐代  政府  北宋末年  南宋  生产技术  北宋中叶 
描述:唐初至北宋中叶由五处增至七十处;鉛矿自四处增至三十处;錫矿自二处增至十六处。只
鲜为人知的宋代藏书家
作者:筱琦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宋代  中国藏书  北宋  考证  补遗  翰林学士  江西  宋真宗  晏殊 
描述:李玉安、陈传艺二位先生编著的《中国藏书家辞典》,搜罗丰富,影响颇大。所收凡1149人,考证亦详。笔者于研读之余,欲就其宋代部分加以补遗,以求尽善。不妥之处,还望指正。晏殊(991-1055),字同叔
宋代江西文化的特色
作者:傅修延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文化  江西  宋代  代表人物  两宋时期  陶渊明  晏几道  欧阳修 
描述:无咎、欧阳寂无等。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
宋代词人无“宴殊”
作者:田仁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铁齿铜牙纪晓岚》  词人  宋代  连续剧  晏殊  宋词 
描述:24日播出的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样一出戏:蒙冤被关人大牢的冯海,在一条布帛上书写了三句宋词——“满目山河空念远。花落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
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作者:何忠礼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启示 
描述: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
宋代乡役人数变化考述
作者:刁培俊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变法  乡役人数  增长  唐宋社会变革 
描述:了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延伸的倾向,由此,也可以显现出唐宋之际社会和经济领域发生的一些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