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8)
期刊文章(4408)
会议论文(79)
图书(4)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32)
红色文化 (8)
才乡教育 (8)
地方风物 (7)
地方文献 (6)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66)
2012(265)
2010(229)
2008(239)
2005(191)
2004(162)
1997(97)
1995(118)
1994(83)
1984(62)
按来源分组
上海教育(17)
领导科学杂志(8)
现代领导(5)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
人民文学(2)
艺术教育(2)
现代企业教育(2)
外向经济(1)
国内哲学动态(1)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1)
创建业界领导者——科利登投资人更新
作者:G Siddall  来源:半导体技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利登公司  恩浦公司  特征分析  调试  半导体设备 
描述:创建业界领导者——科利登投资人更新
城市领导者的风范、智慧与胸怀:读《李灏深圳特区访谈录》
作者:魏达志  来源:深圳史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城市领导者的风范、智慧与胸怀:读《李灏深圳特区访谈录》
形象战略的重要内容:领导形象与中国古代官吏文化
作者:徐仲华 王琦岩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象战略  领导形象  古代官吏  领导干部  民族文化  重要内容  韩非子  领导者  王安石  《吕氏春秋》 
描述:形象战略的重要内容:领导形象与中国古代官吏文化徐仲华,王琦岩领导者的形象,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也是领导干部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的具体表现。各级领导干部是群众的表率,领导者
批评的方法
作者:周勇闯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教育  领导者  激励方式  内部公共关系  重要内容  示范法  批评方法  自尊心  王安石  青年工人 
描述:果.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注意开展批评的方法.下面我们不妨介绍几种形式: 一、领导示范法.领导者真心诚意地
不必谋自己出
作者:村夫  来源:粮食问题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市场经济体制  三国人物  民主集中  领导者  集体智慧  为政者  充分讨论  自身特点 
描述:不必谋自己出村夫北宋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复相,尽废新法。大臣范纯仁劝司马光:"愿公虚心以延众论,不必谋自己出;谋自己出,则谄谀乘间迎合矣。""范纯仁这番话讲得直率而意味深长。凡为政者,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州县小令,乃至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的"班长",...
十室之邑有俊士
作者:葛泉滋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善任  领导者  优秀人才  事业成败  社会关系总和  毛泽东同志  基本职能  王安石  发展变化  斯大林 
描述:其原因,一是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色彩纷呈,千差万别,真正识别一个人,谈何容易!二是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庸人不可能发现和荐举人才,而发现人才的人本身大半就是人才。可惜这样的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少
应对讲话卡壳的妙法
作者:杨大伟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讲者  刘绍棠  领导者  语言信息  存在主义  紧张情绪  聚精会神地听  有声停顿  观众  录像机 
描述:应对讲话卡壳的妙法
选人用人之鉴
作者:李洪楷  来源:河北金融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居正  李德裕  选人用人  知人  皇帝  宰相  领导者  推荐  四维 
描述:古人云:“事之最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也莫如知人。”事实也是如此,选人,用人,首先要知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历史上,看错人,用错人的事,是常见的。唐朝宰相李德裕,极力推荐白敏做宰相。白敏做了宰相后,投靠了牛党,坚决排挤打压李德裕一派,李德裕被贬, 死于崖州。
廉政须从拒谄始
作者:朱久昀  来源:石油政工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郭祥正  纵横家  女电影明星  腐败分子  客运集团  进身之阶  区划  领导者  抬轿子 
描述:心术不正,绝不可用。”这时郭祥正本因别事已升了官,听到王安石的话后,赶紧辞官回家去了。
培养听真话的耳朵
作者:李配银 蒋海荣  来源:金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贿赂  行贿者  王安石  语言  领导者  管仲  批评  板子  责任  观点 
描述:近年来,有关精神贿赂、语言贿赂的文章屡见报端,综观这些文章的观点,都是把板子打在了行贿者身上,批评他们对领导是如何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欺上瞒下。这些行贿者固然可恶,但作为精神贿赂的对象,我们的领导难道就没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