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机监理人员应是复合型人才
-
作者:陆立中 来源:农机具之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机监理人员 农机监理工作 事故处理 农业机械 农机监理机构 驾驶操作人员 宣传教育 农机监理队伍 素质要求 农机安全生产
-
描述:农机监理工作的业务性、技术性、执法性都很强,对农机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农机监理工作的目标是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减少农机事故;其任务是通过开展检审、检查、宣传教育、事故处理等工作,强化对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其宗旨就是服务。农机监理机构有其独特的部门特点:第一,它是执法机构,又是涉农部门。
-
王英武:技校毕业的高技能人才
-
作者:薛秀颖 来源:职业技术(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英 毕业 技校 技术创新成果 哈尔滨市 劳动模范 高级技师 有限公司
-
描述:脱下一身工装,洗去两手油污.王英武第一次去北京,是出席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颁奖表彰大会. 技校毕业,在哈航集团工具公司401车间当车工.12年不满足地苦学,12年不服输地钻研,12年不间断地创新.隆隆机床前,他用知识和智慧给了自己一个精彩的人生,更用实践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全新价值.
-
王安石的人才开发思想——读史札记
-
作者:刘恩华 来源:大连教育学院院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人才开发思想——读史札记
-
企业里人人都应是人才
-
作者:容枫 来源:现代工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办得好了。 搞企业最大问题是人才 搞企业,碰到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这个问题,全世界办企业的人都知道。
-
语文教师应是一个综合性人才
-
作者:谷俊州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这门学科。” 一、人格效应与教学效率。 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
-
云南省第三届“兴滇人才奖”表彰大会隆重举行让云岭大地人才辈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以尊才重才爱才的大情怀,引才育才用才的大智慧,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大气魄,开创
-
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看王安石的人才政策--兼论王安石人才
-
作者:白自东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政策 王临川 人才思想 变法派 吕惠卿 反对派 欧阳修 人才问题 王安石变法
-
描述:王安石的人才政策是他一生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丰富的历史宝库。从这个宝库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吸取很多的积极思想和历史经验。其中许多精辟的见解和论述
-
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人才战略:专访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江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工作 转型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人才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 办公室主任 人才强省 高素质人才 创新型人才 科学发展
-
描述:刊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加快转变
-
云南省第三届“兴滇人才奖”表彰大会隆重举行让云岭大地人才辈
-
作者:暂无 来源:党的生活(云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辈出 云南省 表彰 主持 仇和 人大常委会主任 省委副书记 大地
-
描述:面,跨人云南人才工作新时代。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仇和宣读表彰决定。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出席会议。
-
论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臣关系——以宋神宗与王安石的关系为中心
-
作者:孙大川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君道 君道 臣道 臣道 君臣关系 君臣关系
-
描述:所谓君主。君臣关系是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中的主要问题。他们是历朝历代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要团体,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君臣关系,乃至他们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会成为后人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话题。 那么,“君”应该如何君,“臣”又该怎样臣,二者之间的相处之道又是什么?总体上说君主上要治国安邦、下要修身养性、勤政爱民,从而顺应历史潮流,社会也在安稳中得到和平发展。类如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都是君主开明政治的产物。但诺大的国家,依靠君主一人之力毕竟有限,他们还需要出色的臣子协助他们治理国家,对于臣子,忠君爱民、任用贤能是其义务,也是其责任。 君臣关系是本文中我们讨论的重点问题。我们主要以历史上和谐的君臣关系为例,比如北宋的宋神宗与王安石,他们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所具代表性的一对君臣,二人因思想、目标几乎一致,从而携手开始了那场轰轰烈烈的大变法运动,从前期亲密无间至逐渐动摇到最后分道扬镳的过程,去探索君臣关系的演变,继而探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士大夫群体对于君臣关系的清楚认识,通过对比历史中不同的君臣关系,说明君与臣对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影响,深刻分析君臣之间种种复杂的关系,证明在君主专制社会,皇权虽高于一切,但只要君主实行开明政治,和谐的君臣关系是可以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