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执驹”补释
作者:沈文倬  来源:考古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配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古代  周礼  未成年  郑玄注  补释  断乳  解释 
描述:1956年3月,陕西郿县出土一对马尊,存二盖一器身。器盖器身均有铭文,据郭沫若先生释文,其器身之铭为:隹王十又二月,辰才(在)甲申,王初执驹于(厈夂)。……其盖铬为:王(?)驹(厈夂),易(锡)经盠驹,用氒(?)雷。骓子。王(?)驹(?),易(锡)盠驹,用氒(?)雷。骆子。
“三礼”中的婚姻礼制
作者:程德祺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制  婚姻  礼记  马克思恩格斯  我国古代  左传  一夫一妻制  三礼  周礼  男子 
描述:小戴礼记》就是后来通行的《礼记》;它与《周礼》《仪礼》一起曾被儒生们捧到“经”的地位,合
“粪种”解
作者:黄中业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物粪便  骨汁  周礼  战国时期  齐民要术  改良土壤  土质  拌种  农业生产  史学 
描述:地相其宣而为之种。凡粪种:騂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 渴泽用鹿,咸潟用貆,勃壤用狐,埴?用豕,强?用?,轻?用犬。"
连文析义
作者:方步瀛 甘祺庭 方秀南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尔雅  左传  析义  周礼  析言  殷商  连文  盘庚迁殷  公元年 
描述:本文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华夏”、“殷商”等词作了训释,这对于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以及古代汉语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居延汉简甲编补释
作者:于豪亮  来源:考古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居延汉简  后汉书  汉代  郑注  周礼  墨子  考释  匈奴  注疏  急就篇 
描述:事,……以十
晋文公“请隧”辨正
作者:彭益林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文公  诸侯  葬礼  左传  隧道  周礼  韦昭  周王室  南阳  乡遂制度 
描述:古史、特别是晋国史的研究,应有一定的意义。
关于西周中央官制的几个问题
作者:张景贤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公  西周金文  太师  周礼  周公旦  郭沫若  中央官  职官  太保  召公 
描述:注:“三吏,三公也。”《周礼》多处职文说到周有“三公”。《逸
试论西周农业生产者的奴隶身份
作者:梁敢雄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封建论  农业生产  奴隶  诗经  主人  身份  史料  周礼  耕作  毛传 
描述:者的身份应为奴隶,而不是农奴。本文试析之。一、农人的服装来源于主人的供给。《七月》篇中两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诗句,但对于“授衣”的对象,诗未言明。《毛传》、《郑笺》亦均无训释。《毛传》仅含糊而言:“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有些同志据此把“九月授衣”说成是农妇八月织成衣服。“九月里把做成的衣裳授给主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认为,授衣的对象只能是农人。第一,从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们之间交付物品的称谓有严格区別的社会习惯来看。由于西
方相氏面具考
作者:顾朴光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铜面具  假面  原始社会末期  黄金  商周时期  原始部落  图腾  周礼  黄帝  古代文献 
描述: 在中国古代面具中,最脍炙人口,亦最扑朔迷离的,莫过于“黄金四目”的方相氏面具了。虽然自《周礼》开始,历代文献对于方相氏面具的记载不绝如缕,但迄今为止,不仅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一面“黄金四目”的方相氏
释“昔”“腊”
作者:何金松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段玉裁  引申义  本义  卜辞  古文字学  甲金文  洪水  造字  周礼 
描述::“谓人(?)也,象形。”注“日以晞之”云。“昨之残肉,今日晞之,故从日。”注“与俎同意”云:“俎从半肉,且荐之。昔从残肉,日晞之。其作字之诣同也,故曰同意。”“昔”为“乾肉”说,自许慎始,经《说文》学家发挥,沿袭了一千九百年左右,至今仍被古文字学者奉守。如康殷《文字源流浅说》云:“(?)甲释昔,可能是象在日光下晒制乾(腊)肉条之状。把一条条肉晒干是要几天时间的,因而殷人卜辞称几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