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与华夏民族习惯法初探
-
作者:刘翠萍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惯法 周礼 成文法
-
描述:本文通过对我国习惯法研究的现状、传统法学理论面临的困境及习惯法本质特征的探析,通过对周札的广泛性特征、周札道德与法的双重性质以及周礼与成文法之间的对抗的考究,发现周礼是在夏商之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梁千秋篆刻初探
-
作者:乔中石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篆刻 明代 身份地位 东南区域 文彭 印章 上海博物馆 晚明时期 汪道昆
-
描述:雪渔派名下的篆刻家就有:吴正旸、沈千秋、胡正言、梁千秋,吴迥等,梁千秋为其中
-
王安石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
作者:郑炜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民族关系思想 民族关系思想 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
-
描述:色彩、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王安石民族关系思想的显著特征。王安石的民族关系思想是对儒家教义和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北宋党争与碑志初探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士大夫阶层 政治文化 王安石 司马光 新旧党争 欧阳修 北宋中后期 创作 墓主
-
描述:的修辞策略。
-
王安石成性论初探
-
作者:毕明良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成性 正性 得性
-
描述:成性论与董仲舒、张载的成性论有同有异,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牡丹亭》下场诗初探
-
作者:包晓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明清传奇戏曲 明清传奇戏曲 汤显祖 汤显祖 集唐 集唐 杜丽娘 杜丽娘 唐诗 唐诗 李商隐 李商隐 传奇作品 传奇作品 文体研究 文体研究 古籍出版 古籍出版
-
描述:之一,尤其是下场诗。本文将追根溯源探讨下场诗的来龙去脉,以及《牡丹亭》中下场诗的文学表现功能。下场诗并非在明传奇中首次出现。“宋元戏文如《张协状元》、《琵琶记》等,在每出戏的末尾,一般由在场角色念诵两句或四句韵语,然后下场,这韵语一般称‘下场诗’,也称‘收场诗’或‘落场诗’。这种体例大概源于宋元话本的
-
明代篆刻市场初探
-
作者:陈岩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市场 篆刻艺术 印章 周亮工 明代中期 汪道昆 书画市场 书画家 商品价值 发展繁荣
-
描述:商品,并逐步赢得了相应地位。
-
《周礼》物量词初探
-
作者:劉興均 来源: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用频率 用例 物量词 百分比 角度量 数量 容量 重量 幅度量 考工记
-
描述:一引言成书于东周时代的《周礼》,记録了西周的经济政治制度,为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重要典籍。《周礼》在语言上保留了上古汉语的一些重要特徵,在词汇方面更具有存古的性质。单就其量词来看,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情况十分复杂。因而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
-
从齐礼、夷礼与周礼之别看周原甲骨属性
-
作者:王晖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原甲骨文 齐礼 夷礼 周礼 宗法制
-
描述:春秋时洹子孟姜壶铭中齐景公为田文子举办国丧礼,完全是因姻亲关系而为其女公公举行的。这与周原甲骨刻辞中周文王为岳丈帝乙、外公文丁建立宗庙并在其中祭祀殷先王的现象是一致的。西周时期姬姓国家中祭舅礼的淡化
-
东汉隆礼之势的形成以及郑玄的重尚礼学
-
作者:马育良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隆礼 尚礼 《三礼》 宗法贵族 礼乐 马融 古文经学 郑氏
-
描述:东汉统治阶级重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郑玄时盛极,郑氏亦以礼学为重,孔颖达云:“《礼》是郑学”。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