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凄婉深挚,沉郁悲凉: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赏析
作者:嘉树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沉郁悲凉  晏几道  表达  赏析  画屏  时代  由盛而衰  感情  晏殊  黄庭坚 
描述: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他生活的时代自仁宗、神宗、哲宗至徽宗,正是北宋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也恰好映照了他由富贵公子沦为穷困潦倒的失意文人的一生。他的词风格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晏殊官至宰相,后虽罢相外任,但晏家一直声势显赫。因此晏几道早年家境极好,父亲去世
温嘉&陈奎烨郅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科技报中小学科教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高层楼房消防灭火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迅速拔地而起,这些高楼若遭雷击着火了怎么办?针对这个难题,广东实验中学的高二学生温嘉和陈奎烨发明了“防雷击的高层灭火飞行
王安石为何看好大奸臣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大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0531-85193576 即便在外人眼中,是大奸大恶之徒,儿子绦也要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并且提供例证。古语中有“生子当如孙仲谋”,我看这句话可改为“生子当如绦”以
宋朝谁能治国安邦?王安石说京可以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信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即便在外人眼中,京是大奸大恶之徒,儿子绦也要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并且提供例证。 首先,京是个大度的人 。“鲁公宇量迈古人,世所共悉也”。元符年间的某天,王公大臣们一起游湖览胜。凑齐以后,次第
杜甫诗兼琰风骨
作者:曾亚兰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笳十八拍》    杜甫诗  《悲愤诗》  王安石  变化发展  赵次公  七歌  安史之乱  沈德潜 
描述:杜甫诗兼琰风骨曾亚兰杜甫博览群书,作诗善学古人,兼取众长,兼学众体,其诗千汇万状,熟古熟杜者自知其味。杜集中有不少骚体气韵,有些名篇力作兼具琰诗风骨,后世对此多有所识。杜甫师法琰,前人朱熹、钟
从内部破坏王安石新政的
作者:刘一安  来源: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内部破坏  新政  司马光  革新派  大地主阶级  动势  马克思主义  叛徒 
描述:程,充分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阻挠、扼杀变法运动中,反动势力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如司马光之流,公开地、顽固地站在对立面,针锋相对地进行顽抗,直言不讳地宣称与新政“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②凡是王安石提出的变法主张,一律攻击、否定。虽然他们也不惜无中生有、当面造谣,披上虚伪
我为京叹——京的为人与艺术浅析
作者:谢万泽  来源: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宰相  荣华富贵  宋徽宗  政治路线  排斥  重用 
描述:京这个名字,是在小学时看小人书《智取生辰纲》而得知的。书中的人物及故事情节大都已经忘却,但京是坏人以及梁山好汉是好人这一概念,至今记忆犹新。且非常佩服智多星吴用居然能模仿京笔迹,以假乱真
京“自述”:政治是一门艺术
作者:王觉溟  来源:美文(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政治    艺术  宣仁太后  北宋  宰相  自述  书法 
描述: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末年权相,书法造诣精深;其仕途生涯跌宕起伏,在宰相任上四起四落;工于权术、狡黠善变,搜尽天下膏脂以供君臣挥霍,最终导致北宋覆亡。我有一种预感。我即将死在这条
莫介福杨先芬黄麟图钱宗渊刘良浔陈文等派为本部货等运价委员
作者:暂无 来源:铁道公报 年份:193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莫介福杨先芬黄麟图钱宗渊刘良浔陈文等派为本部货等运价委员
误书细勘原无误,不校校书比校勤:读顾广圻藏书铭印“时思误
作者:艾珺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勘学  藏书  校书  比校  黄丕烈  校勘记  王应麟  北齐  文字  刻书 
描述:校勘学家向视"误书",即误字或文字上有错误的书籍。《北齐书.邢传》:"有书甚多,而不甚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东坡《春帖》用‘翠管银罂’(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出老杜《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