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教师应是道德教育的躬行者
作者:黄芳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素质教育  人格  知识  方法 
描述: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王相春:情系三尺讲台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王依友 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改之星、台州市名教师、台州市21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台州市教学能手…… 这一系列的“又先又优”荣誉的主人,是路桥区路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相春。 正因为如此出色的表现,王相春在不久前被光荣地评为浙江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是台州教育界唯一当选的一位。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柱石——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文化的承传
作者:宁新昌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是  应是  实践  性理  理性 
描述:重视“性理”,而忽视理性的缺陷
科任教师应是“副班主任”
作者:程方平  来源:班主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班主任  副班主任  科任教师  科任教师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工作负担  工作负担  学校  学校  学生  学生  班额  班额  理想  理想 
描述:在一所学校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应该担负教书育人的责任。但因工作关系,前者与学生接触更多,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后者在这些方面相对弱一些。长期以来,在我国有不少学校因班额较大或班主任工作负担
教师应是美的传播者
作者:傅立杰  来源:宁夏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过程  传播者  知识获得  学生  陶冶性情  体验  手段  素养  成长 
描述:教学的审美性,就是教师自觉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创造贯穿教学过程,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得知识获得能力,而且从中欣赏美、体验美、陶冶性情,提高素养
教育应是一种关怀
作者:吴友智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理念  学生  个性发展  个性张扬  教育方式  教师  师德  以人为本 
描述:教育应是一种关怀
语文课应是语言艺术课
作者:余雪青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语文课  学生  语言美  高级阶段  语文教师  语言文字  使用母语  语言文学  无意识 
描述:。因此,语文课的主导者——教师,其本人便理应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至少应是学生可以师从的
课文后练习应是课后完成的吗?
作者:葛敏芸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练习  课文  语文教学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率  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  仙人掌 
描述:的脱节,影响学生知识
作文应是个性化的天空
作者:姜起权  来源: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个性化  天空  学生  探索者  开垦  用心  教师  老师  灵性 
描述: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作文教学是教师用心去开垦每个学生心中的一方田地,而辛勤的老师又像一个探索者,一个开垦者。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要用智慧和理性去努力探索一个个斑斓的世界,保护每一片灵性的火花,呵护
校园生活应是学校德育的母体
作者:周斌 关磊  来源:教书育人(普教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受教育者  学校德育工作  校园生活  学生  美国教育  德育目标  灌输  应该  必然  存在 
描述:味较为浓厚,而受教育者的参与性较低,出现精神游离现象:朱小蔓教授说:“任何国家,如果只是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