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王学左派对汤显祖思想及戏曲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作者:许艳文  来源: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王学左派  程朱理学  莎士比亚  戏曲  封建礼教  王阳明学说  人文主义者  浪漫主义者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独特价值
作者:谭坤  来源: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价值 
描述:明初剧坛深受“道学风”和“时文风”的影响,戏曲创作一度陷入低谷。汤显祖高举“情至”的旗帜,扭转了当时不良的创作倾向,成为开一代风气的戏曲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浓郁的感情色彩,充满了个性化
汤显祖戏曲中茶的社会文化
作者:赵国栋 于转利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茶的社会文化  戏曲 
描述:汤显祖戏曲中有着丰富的茶的社会文化内容,既有直接对茶文化的描述,也有各种各样对茶文化的运用,通过他戏曲中的茶文化反映了明朝时期许多社会文化特征。
胡应麟的小说与戏曲思想
作者:卢劲波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小说  小说  戏曲  戏曲 
描述:分类集中体现了他对小说叙事性特征的重视,其小说美学思想的亮点为对小说艺术特征的发现。他的小说思想有助于小说的文体独立。他以考据学方法研究戏曲史,专注于探究戏曲本质。其戏曲思想是艺术的、审美的。胡应麟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作者:刘涛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现代化  戏曲现代化  启示意义  启示意义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戏曲舞台  戏曲舞台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文学性  文学性 
描述:近现代以来,伴随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戏曲艺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有两种误区:其一是疏离文学、突出表演技艺,使得戏曲成为内容空洞的程式展示;其二是在台上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现代
世间唯有情难死:读三妇合本《牡丹亭
作者:李保民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  情感  读者阅读  妻子  女性角度  感受  汤显祖  艺术特色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杰作,一经问世,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剧中的青春少女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至死,最后死而复生的遭遇,曾感动了各阶层无数的民众,为之唏嘘不已。
雅俗结合的古典戏曲美学思潮
作者:杜卫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雅俗结合  美学思潮  音律  汤显祖  双美  曲情  审美意识  文人雅士  汤沈之争 
描述:雅俗结合的古典戏曲美学思潮
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
作者:黄荣志 徐正英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牡丹亭  《西厢记》  功名意识  科举制度  汤显祖  《霍小玉传》  《琵琶记》  下层文人  《拜月亭》 
描述: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黄荣志,徐正英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私订终身,或才子落难,贫女相救,私结夫妻。然后,才子进京,状元及第,佳人苦盼到头,终成眷属。这几乎是我国古典爱情婚姻剧(尤其是才子佳人戏
《玉茗堂四梦》与晚明戏曲文学观念
作者:程芸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玉茗堂四梦  戏曲  晚明戏曲  汤显祖 
描述:本论文围绕明代杰出文学家汤显祖的思想、创作以及晚明戏曲研究中有所争议的若干问题,阐发一己之见。 第一章:以汤显祖晚年“大道”与“文词”未能两全的人生遗憾为切入点,试图展示汤氏主观世界的诸多复杂与矛盾
牡丹亭》的改编演出和现实意义
作者:陆树崙 李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汤显祖  剧作家  折子戏  改编  戏剧家  原作精神  寻梦  改编者 
描述:奇虽然还保留了几出折子戏,毕竟是一鳞半爪,难窥全豹。因此,让古代剧作家心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