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作家马丽华、王英琦的“大散文”创作
-
作者:刘萌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丽华 王英琦 大散文
-
描述:本文对马丽华的西藏之旅散文和王英琦的遗址文化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大散文”内涵,作了探索和剖析,并进而指出了她们的作品与男性作者的“大散文”之间的不同之处。
-
以心以血成书:读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
作者:郭因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谈起王英琦的《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一位搞文学评论的中年学者微笑着说:王英琦是把自己豁出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英琦的确是在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亦雅亦俗的行文风格,赤裸裸、血淋淋地剖露自己的许许多多生活
-
习武自强,作家王英琦修成“文坛第一女剑客”
-
作者:南草 来源:女性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术 太极拳比赛 王英琦 女作家 文坛 习武 武功 杨式太极拳 散文 蒋子龙
-
描述:以哲理散文蜚声国内文坛,被称为"江淮才女、大陆三毛"的女作家王英琦,近几年突然由文入武,并在1999年"第六届国际太极拳联谊赛"上出人意料地夺得一等奖,引起文学界和武术界不小的震动,有媒体载文称其为
-
温情表达与阳刚之美--解读王英琦的《看社戏》
-
作者:吴周文 来源: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戏》 王英琦 阳刚之美 解读 温情 《商州三录》 《秦腔》 茅盾文学奖
-
描述:写,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
人间何处不伤情:由《看社戏》感悟王英琦的悲悯情怀
-
作者:朱明秀 来源: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悯情怀 王英琦 感悟 社戏 伤情 文艺作品 生活现状 情感因素
-
描述:悲悯情怀是文艺作品中最能撼动人心的情感因素。当代作家王英琦.满含深情地关注底层人物的困苦的生活现状和精神状态。用朴实而真挚的叙述代替同情和呐喊,凸现农民们的生活诉求和灵魂挣扎。她的作品以女性特有
-
王英:小社区里的“大”书记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工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梦 赶考行
职工力量
本报记者李蕙芸
66岁仍然工作在社区一线,王英笑称:“我就是一辆旧车,虽然有些零部件生锈了、老化了,但动力还很足。只要社区工作需要,这台旧车就要发挥作用
-
下岗女工王英十年带出40名“小老板”
-
作者:暂无 来源:哈尔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吴昌林 记者 赵琳)昨天,53岁的王英大姐一如往常早早来到位于绝缘社区内的鑫欣面食餐饮店,为20多名前来学艺的徒弟“上课”。“现在,我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生活也好了,就想着帮助下岗姐妹
-
北上,“主流商人”的理想之旅:沈阳市副市长王英访谈录
-
作者:徐王婴 来源:浙商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市长 沈阳市 王英 访谈录 理想 商人 2005年 节目录制 电视台 浙商 美景
-
描述:6月之初,杭城的夜晚溢彩流光。下午刚从沈阳飞到杭州,准备参加“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的沈阳市副市长王英,在当晚结束电视台“市长访谈”节目录制之后,来不及欣赏西湖的美景,就在下榻的宾馆接受了本刊记者
-
江西随笔
-
作者:王树生 来源:今日新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文天祥 江西 黄庭坚 纪念馆 武功山 石建筑 王安石 民族英雄 书法学
-
描述:今年五月赴赣采访,印象颇深。江西"红色、绿色、古色"旅游极具魅力,十分诱人。笔者在探访红色景点之余,于古色也略窥一二,于是写下几篇小文,以飨读者。
-
灵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读王英琦长篇反思纪实散文《背负自己的
-
作者:李润霞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英琦近年的转向是令人瞩目且惊异的。这种转向是全方位、整体性的人文转向。它不仅关涉到作家主体的外在生活形象和内在人格精神,而且也使其散文创作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