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心即理”说的本体论诠释:[陆九渊]
-
作者:董平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心学 中国 宋代
-
描述:象山“心即理”说的本体论诠释:[陆九渊]
-
民被其泽道行于时——陆九渊在湖北
-
作者:欧阳祯人 来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出知荆州 心学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心学家,被誉为一代精神哲学大师。考察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历程,晚年出知荆州的经历具有非常的重要性,它使陆氏哲学得到实践的洗礼和考验,使他的思想进一步成熟并达到顶峰。陆九渊在荆州既勤政教民,注重现实事功;又有大疑惧,知行合一,初步践行了心理合一、天人合一的政治理想。
-
试论陆象山的诗文创作
-
作者:徐国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文 心学 风格
-
描述:成一家 ,颇值得我们重视与探究
-
陆九渊义利之辨探析
-
作者:王艳琴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义利之辨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其"心学"理论中,"义利之辨"是其伦理学的核心之,影响深远.时至今日,探讨陆义利之辨的价值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和积极意义.
-
陆九渊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
作者:耿加进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哲学 心学 企业管理
-
描述:陆九渊以哲学家的睿智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对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政权提出了一系列治理主张,并在晚年短暂的荆门之任上成功地实践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管理理念。其民本思想、本心即理思想、君道思想、变革思想等,对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以及企业创新等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论吴与弼对陈献章之影响
-
作者:张运华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陈献章 心学 静坐
-
描述:吴与弼的学术成就导引了明代中期心学思潮的兴盛,深刻地影响着陈献章创立的江门学派和王阳明的"王学"。从陈献章心学思想的形成及人生历程看,吴对他的影响主要在于:接受儒家思想渊源的系统知识,学习精神激励
-
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
-
作者:张东海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心学 陆子学派 陆九渊
-
描述:本文考察了南宋江西陆子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为陆子学派的产生与两宋的政治状拳、文教政策、经济状况、文化繁荣及陆九渊的个人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陆子学派在陆九渊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在辩论中发展、在讨论会讲中巩固。[著者文摘]
-
六经注我,我六经——简述陆九渊的经学思想
-
作者:刘玉敏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心学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
描述: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对传统经学采取尊重与怀疑的辩证态度,这是由他立学的宗旨和问学的态度决定的。他主张自立、自得、独立思考、大胆疑问,也因此形成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精神。创立了心学一系。象山经学
-
论陆九渊与王守仁“以心解经”方法之不同
-
作者:康宇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王守仁 心学 经典解释
-
描述:。从解释方法形成的客观情境上看,二者"以心解经"的方法均有着自身合理性。不过若仅从形式上判断,王守仁较陆九渊在方法体系上要更为完备。
-
宋儒杨慈湖著述考录
-
作者:赵灿鹏 来源:书目季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简 慈湖 心学 陆九渊
-
描述:宋儒杨慈湖著述考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