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汤显祖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散文理论 散文创作 地位 影响
-
描述:张和创作实践,无疑是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的反映,透露了晚明新文艺和小品文勃兴的曦微之光。
-
元明清戏曲小说的梦创作分析
-
作者:陈晓芸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戏曲小说 汤显祖 红楼梦 创作 曹雪芹 三国演义 明清小说 元杂剧 审美特性 意象
-
描述: “同源而异派”的戏曲小说,是元明清时代盛极一时的二种文学样式,审视元明清戏曲小说,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杂剧、戏文、传奇,还是各类题材的小说,都涌动着一股梦创作的潮流,它从思想意蕴、艺术效应以及审美
-
《周礼》饮食制度述略
-
作者:蔡锋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饮食制度 饮食结构 文化
-
描述:基础。但与后世的饮食水平相比,其饮食结构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
-
白云黄鹤与晴川鹦鹉
-
作者:陈莎 来源:地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历史 设计 文化
-
描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楼以文名,如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使岳阳楼、滕王阁闻名天下,崔灏的诗也成就了黄鹤楼。黄鹤楼现在是武汉最有名的景点,成了武汉的标志。
-
《孔子诗论》对周礼文化思想的发展与反省
-
作者:王莫楠 来源:华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论 文化 礼仪
-
描述:的精神,又对周代某些制度和礼仪形式发展到后期只剩下躯壳却无实质的礼仪制度做出了反思。
-
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徐朔方 遂昌 万历 写作时间 戊戌 大学教授 临川 知县
-
描述:对《牡丹亭》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学界有几种说法,不尽一致。今择其主要几家之说,略作介绍。$$浙江大学教授徐朔方作《汤显祖年谱》,依据明末刻朱墨印本《牡丹亭》,汤显祖自题的《牡丹亭·题词》署“万历戊戌秋
-
走出牡丹亭-汤显祖和他的世界
-
作者:徐保卫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自恋情结 杜丽娘 艺术天才 人格 戏剧创作 心理学 《牡丹亭》 梦境描写
-
描述:显然存在着某种人格变态倾向,他所创造的杜丽娘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自恋情结的形象。据说当他创作的那部不朽巨著
-
论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演出 中国民族戏剧 中国戏剧 历史演进 明万历 戏曲研究 寻梦
-
描述:中国民族戏剧的演出,就其形态着眼,可略分为两类:一为全本戏,一为折子戏。全本戏,又称本戏、正剧,全本戏所演故事大都情节曲折、首尾完整;折子戏,有散出、散套、杂单、杂出等不同称名,相对全本戏而言,其情节表现大都是片断性的、不完整的。折子戏大都是从全本戏中脱离出
-
“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
作者:王本利 来源: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莎士比亚 杜丽娘 东方 封建礼教 柳梦梅 爱情 作品 张居正
-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字义仍,号若土,因其书斋为玉茗堂,别号玉茗堂主人。在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编纂的《中国近代戏曲史》中,汤显祖被誉为“戏剧舞台上空永不陨落的巨星——东方的莎士比亚”。
-
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邯郸 黄粱梦 枕中记 吕洞宾 艺术成就 牡丹亭 马致远 创作 戏曲研究
-
描述:,其中被度者均为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