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负经纶之才 贞守纯臣之道——重刊《王十朋(梅溪)全集》
-
作者:南怀瑾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十朋 梅溪 完颜亮 贤良方正 王安石 经纶 七百年 北宋时期 文化大革命 柳宗元
-
描述:熹为序。历元、明至清末七百年来,学者推崇朱夫子为儒学之大宗师,余岂敢作添足续貂之举,殊觉未妥,且亦惭愧。
-
王安石屡辞馆职考论——兼论宋代馆职、词臣之荣显与迁除
-
作者:陈元锋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馆职 宋代 王安石
-
描述:由进士高第荐试馆职 ,由馆职选任两制词臣 ,由两制拔擢辅相 ,是宋代文章词学之士的荣显通途。但由进士高科出身的王安石初辞召试馆职 ,再辞集贤校理 ,又辞同修起居注 ,最后径迁知制诰 ,入翰林 ,为辅
-
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荆国王文公》征引文献探析
-
作者:顾宏义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名臣言行录 王安石 史书编纂
-
描述:过辑录史料来显示其思想政治倾向的方法与特点。
-
赈饥荒,除豪强,官场上刹歪风 曾巩,被掩盖的能臣
-
作者:晏建怀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江西 科举考试 饥荒 古文运动 南丰 散文
-
描述:曾巩1019年—1083年。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他的祖父当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与兄长曾晔一道,自幼勤学苦读。因擅长策论,轻于科举考试文章,所以屡试不第。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曾巩的散文成就很高,后人学"古文"多从模仿曾文入手。
-
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
-
作者:中国历史学会 来源:台湾商务印书馆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
-
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
-
作者:蒋义斌撰 来源: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
-
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以明儒罗汝芳为例
-
作者:黄漫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中后期 书院教师 教师角色 儒学平民化
-
描述:代和自身职业发展需求,适时改变教师角色过程,并提出了对当今教师角色扮演的一些思考。第一部分通过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指出以往学界在书院教师角色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并且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叙述了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的发展脉络,并对比了明初和明中后期书院教师在角色扮演上存在的不同,认为由于儒学平民化的纵深发展,使得书院教师在积极思考角色的变化。第三部分介绍了罗汝芳的书院教师生涯,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罗汝芳在担任书院教师期间所做的四个角色变化。最后,本文总结了明中后期书院教师角色演变的原因,并分析了教师角色演变的时代意义及对当今教师职业角色扮演的启示。
-
北宋儒学道论研究: 以范仲淹、欧阳修、卲雍、王安石为探讨对象
-
作者:林素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学 道论 范仲淹 欧阳修 卲雍 王安石
-
描述:時趨進。這也是這個時期論道風氣盛行的最直接原因。第二、儒學之內對「道」的詮釋,可謂議論紛紛,絲毫沒有定於一尊的意思。即使是王安石《三經新義》頒行,作為舉業準式,異「道」之論仍然不絕。第三,值得留意
-
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 ——读《王荆公年谱考略》
-
作者:罗思鼎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
——读《王荆公年谱考略》
罗思鼎
王安石是北宋时代一位比较进步的地主阶级政治家。长期以来,他一直是自命孔门正统的道学家们的眼中钉。资产阶级阴谋家林彪所奉为至宝
-
1998年因与人发生口角,王相儒持匕首将胡某捅伤导致死亡。
-
作者:暂无 来源:西安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轩辕杨子 实习生 田一媛)“如果重新选择,我不会再逃了……”躲躲闪闪过了十几年,王相儒还是流下了忏悔的眼泪。近日,公安灞桥分局民警经过周密布置,成功在甘肃靖远县县城抓获了这个潜逃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