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99)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5)
图书(142)
会议论文(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39)
地方文献 (20)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2(483)
2011(490)
2010(479)
2009(429)
2003(234)
1996(219)
1994(204)
1986(162)
1979(36)
1955(9)
按来源分组
文史哲(23)
文教资料(15)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6)
青春岁月(5)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宰相王安石岗位月薪:约合9万人民币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金融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民币  月薪  岗位  宰相  东乡县  政治家  思想家 
描述:相关链接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第一段]
以鄞县县令为例谈王安石早期的为政方略与思想
作者:彭鲜红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县令  鄞县  为政  早期  治理工作  工作经验  熙宁变法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首任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县令,三年中他做了
“金融史话” 宰相王安石岗位月薪:约合9万人民币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金融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民币  宰相  月薪  金融史  岗位  养老金  上级官员  宋神宗  大学士 
描述:因为王安石的观文殿大学士是诸学士之首、从二品,他所得也比较丰厚,王安石的养老金是:料钱、衣赐随本官。衣赐,相当于服装补贴,是俸禄的一部分;宋神宗改革官制,分别阶官和职事官,用阶官定俸禄,阶官的俸禄
立意高远 尺幅千里——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赏析
作者:夏守柱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立意  王安石  《桂枝香  金陵怀古》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描述:立意高远 尺幅千里——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赏析
用典寄志 顾盼自雄——析王安石《浪淘沙令》
作者:李荣新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浪淘沙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学才能  政治家  托物言志  古诗词  历史上  英雄  北固亭 
描述: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尽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假若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才能
北宋为什么变成了南宋——从林语堂笔下的王安石说开去
作者:王松奇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语堂  王安石  北宋  南宋  经济规律  改革  历史人物  国家干预  创新 
描述:王安石新政的失败说明,改革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只有顺应经济规律、能提高国民福利水准的政策变动才是积极意义上的创新和改革,否则就是制造浪费和混乱的“政策乱动”。
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说开去
作者:张军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知识阶层  北宋  皇帝  宋神宗  科举考试  结局  乌台诗案  宰相 
描述: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说开去
鄞县知县王安石:不为做大官 但愿做大事
作者:王毅  来源:宁波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廉政文化  文化与经济  当今世界  文化建设  反腐倡廉  传统文化  知县  艺术作品  高利贷 
描述:理论》、《廉吏》、《廉政格言警句》、《廉政故事》和《廉政漫画》等共五册。本刊选择其中篇章登载于下。
忧国忧民叹选才:浅议王安石《读进士试卷》
作者:魏实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选拔人才  积贫积弱  选才标准  进士  试卷  诗赋取士  总体方案  科举制  革命导师 
描述:深有所
王安石《桂枝香》与周邦彦《西河》怀古词比较
作者:张宇辉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周邦彦  怀古词  桂枝  西河  政治家  六朝  金陵  艺术风格  古都 
描述:一个是神宗宰相,一个是徽宗乐官;一个是沉稳冷峻的政治家,一个是苦寂忧闷的文人;一个以诗文著称,一个以艳词闻名;一个以适用为本,一个以造词为宗;同到六朝古都——一个历来群雄争据的金陵,怀古思今,道尽心中无限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