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5)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7)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09(8)
2008(11)
2007(6)
2006(8)
2000(1)
1998(6)
1997(6)
1992(3)
1990(6)
1986(4)
按来源分组
词学(6)
文学遗产(2)
咬文嚼字(1)
小百科(读写版)(1)
学术月刊(1)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辞书研究(1)
福建文学(1)
小说界(1)
贵州社会科学(1)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
作者:刘庆云  来源:求索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柳永  《碧鸡漫志》  小山词  “雅”  专意  试解  晏几道  “韵”  苏轼 
描述: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刘庆云晏几道因沉沦下僚,在《宋史》中无传,连在晏殊传后作附传的资格也没有,因之清代顾梁汾大为感叹:“燠凉之态,浸淫而入于风雅。”近人况周颐对“其名殆由恃父以传”亦怀不平之意。(引文均见《蕙风词话》卷二)夏承焘先生作《二晏年谱》,虽...
晏几道和秦观的比较研究
作者:万斌生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苏拭  比较研究  秋蕊香  绍圣  柳永  旧党  《苕溪渔隐丛话》  歌妓  代表作家 
描述: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晏几道,古今都有人拿他们做过比较研究。如清代冯煦曾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①又清代刘熙载说“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②今人薛砺若在将晏
汴京与宋词
作者:董浩麟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汴京  宋词  周邦彦  王安石变法  柳永  都市文化  政治斗争  都市生活  《念奴娇·赤壁怀古》  欧阳修 
描述:汴京与宋词董浩麟汴京(今河南开封),自开国至宋都南迁百余年,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的存在和发展,左右着北宋词人乃至影响到南宋词人的创作,使宋词较前代有极大的发展与变化,成为宋代
宋词的四大流派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欧阳修  李清照  婉约派  西江派  总体风格  周邦彦  柳永  晏殊  贺铸 
描述:代表的大晟词派(精雅派)。
以诗为词,开一代词风——谈苏东坡的豪放词
作者:孙爱尧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诗为词  豪放词  苏东坡  词风  欧阳修  周邦彦词  黄金时代  柳永  北宋  晏殊 
描述:词至北宋,发展到黄金时代。其间名家辈出,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贺铸、周邦彦等。词风上看,晏欧并
领略求学三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
作者:理直  来源:河北自学考试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境界  王国维  衣带  辛弃疾  《人间词话》  晏殊  柳永  南宋词人  三种境界  北宋词 
描述:领略求学三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理直清代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辑录了北宋词人晏殊、柳永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说明“求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
柳、晏情词论析
作者:李淑珍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人公  晏几道  柳永  柳词  情词  论析  满江红  木兰花  《虞美人》  表现手法 
描述:柳、晏情词论析
心有千千结,词有千千阙——宋词中的爱情语录
作者:暂无 来源: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宋词  晏殊  爱情  西风  无味  李清照  辛弃疾  晏几道  元好问 
描述:◎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新编历史故事剧 鹤冲天(文学本)
作者:赵莱静 罗周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乐伎  历史故事剧  晏殊  翠翠  宋祁  琵琶  进士及第  姑奶奶  翰林学士 
描述:本剧展示了宋朝著名词人柳永起伏坎坷的人生旅程,对他与歌坊艺伎的特殊交往与情感有细腻真切的描摹,已经被搬演上戏曲舞台,获得较大的成功。
唐宋文人笔下之“最”拾趣
作者:刘建思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  李清照  辛弃疾  白居易  西风  黄花  琵琶  晏几道  古代文人  柳永 
描述: 最苗条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