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在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
作者:孙永和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在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
博洽通雅 学人风度:叶长海先生的治学历程
作者:刘庆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剧研究  王骥德  汤显祖  戏剧学  戏曲理论  学人  通雅  叶长  戏曲研究  戏曲史 
描述:自己这位入室弟子的评语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汤显祖:过去与现在
作者:李小菊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  戏曲研究  昆曲  中国艺术  杜丽娘  利玛窦  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 
描述: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浙江省文化厅、遂昌县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06中国·遂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汤显祖文化节”在浙江遂昌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批评
作者:顾聆森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剧 戏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中国古代戏曲  《西厢》  《琵琶记》  《牡丹亭》  王世贞  汤显祖  《拜月亭》  戏曲理论批评  文学性 
描述:论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批评顾聆森戏曲理论批评与戏曲活动与生俱来。但在它的前期,只不过局限于对词藻的品评或从事考证本事、源流等一些表层活动。随着昆曲实践的发展深入,品曲的理论建树以其瞩目的广泛性与深刻性
冯梦龙戏曲理论刍议
作者:傅承洲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戏曲理论  当行  汤显祖  曲律  何良俊  演员  《牡丹亭》  散曲  戏曲创作 
描述:也非常精采。我认为,冯梦龙的戏曲理论超过了他的戏曲创作,更值得我们重视。
冯梦龙戏剧理论之特色
作者:游友基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戏剧理论  王骥德  戏曲语言  汤显祖  传奇  当行  音乐美  独创性  表演艺术 
描述:风,“人翻窠臼,家画葫芦”②,“学画葫芦之样,不寻根本”;三、一味追求浮华靡丽,置“本色”,“当行”于不顾,“饾饤自矜其设色,齐东妄附于当行”③,“浓染牡丹之色,遗却精神”;四、不遵曲谱,不重视戏曲
阮大铖戏曲理论探析
作者:李玉栓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探析  戏曲创作  中国古典戏曲  传奇作品  汤显祖  戏曲理论  理论主张  理论成就  创作原则  中国古代戏曲 
描述:在中国戏曲史上,阮大铖并不是一流的戏曲家,但他以极具才情和个性之笔,不仅创作了轰动一时的传奇作品,而且在汲取传统戏曲理论成就、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结合自身舞台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主张。他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晏几道的个性与其词的创作浅探
作者:陈信凌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今研究  晏几道  曹丕  黄庭坚  文心雕龙  词作  晏殊  浅探  小山词  创作 
描述:一轩轾估量,不全是二晏霄壤相隔的职位所致,更因为小晏的禀性及词作较之大晏,确实更加新奇、更加惹人注目一些。晏几道出身于宰相之家,本来只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优越的家庭条件就可以保障他走完无风无浪、无怨无艾的人生旅程。但他偏生就一副狷介孤特
峻雄厚宕之《始平公造像记》——兼论对当前碑派创作的思考
作者:李进学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造像  创作  魏碑  康有为  书法艺术  思考  碑学  李瑞清  龙门二十品  笔法 
描述:有几十载的习魏经历和对魏碑的深刻感悟,他对《始平公造像》如何认识,他对当前魏碑创作有何看法,他对魏碑创作有何思考……相信您看完本文后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汤显祖编年评传
作者:黄芝冈  来源:中国戏剧出版社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汤显祖编年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