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道园词论略
作者:李舜臣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词  隐逸 
描述:在元代,集并不是专力填词的词人,今存词作仅有三十一首。但这些词,却词翰兼美,情韵丰润,反映了这位馆阁文臣的真实心态和审美情趣。特别是《风入松.寄柯敬仲》一词,流传甚广,为世人所激赏,使他在向不被人
论江右文化对集的影响
作者:李舜臣 何云丽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右文化  江右文化  诗文风尚  诗文风尚  理学  理学  玄教  玄教 
描述:与江西籍的玄教中人交往甚密,对道教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培育了冲淡舂融的品格。
集散文的重要艺术特色
作者:姬沈育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艺术特色 
描述:集为元代文章大家,名列“儒林四杰”之首.在艺术方面,集散文具有平易澹泊、长于说理、不拘于法度而机用自熟等特色.[著者文摘]
集诗歌的情感流变
作者:李超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情感  自我角色  变化  成因 
描述:角色的变化,有助于更好了解集在朝在野的复杂思想心态。
苏轼与[政敌]王安石
作者:朱晖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苏轼  苏轼  欧阳修  欧阳修  进士  进士  知音  知音  政见  政见     
描述:若不是因为政见不同.苏轼与王安石绝对能成为知音挚友。他们皆才华出众.年少得志.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初入仕途时.好诗佳文已经传遍朝野。苏轼自幼博览群书.21岁考中进士.深受欧阳修等老前辈的赏识。他们两人.相会之前就已熟知对方大名.相互倾慕.可谓神交已久.
王安石的“均输”和“市场
作者:汤标中  来源:北京商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均输  市场  市易  发运使  采购物资  财政收入  农业管理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经济管理思想 
描述:王安石的“均输”和“市场”汤标中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它不但在宋代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活动领域中。激起了极大的波澜,而且传播到欧洲,对世界政治、思想有所影响
苏轼《与滕达道》是“忏悔”
作者:曾枣庄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达道  黄州  神宗  政治主张  写作时间  基本精神 
描述:无成见,他把‘报国’、‘便民’的原则置于派争之上,肯于作自我批判。”(1978年第8期《历史研究》《论苏轼政治思想的发展》)王水照同志说:“元祜元年(1086)他给朋友滕元发(即滕
时尚礼品更应是精品
作者:于青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品  精品  装帧设计  收藏价值  精装本  《十万个为什么》  社会文明的进步  图书  少年儿童出版社  平装本 
描述:时尚礼品更应是精品
何中梁书作品选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新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何中梁,男,1973年8月出生于新昌,曾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现供职于新昌城西小学。十余年来孜孜以求,临池不辍,自唐楷入手,喜临各体,尤擅行草。运笔萧散灵动,奇正变幻,结字大小错落,姿态生动。在自然率意的笔触中营造活泼而又不失沉稳,典雅而又不失厚重的风格,
“少年与广播台长”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3年9月11日,《花钱也有规矩》;9月18日,《强行索要应提防》……2014年1月15日,《‘二踢脚’与山火》……”这是一份尤溪县实验小学《少年与广播早会》的课程表,很贴近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