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探险与冒险:李浩小说
作者:崔庆蕾 吴义勤  来源:山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70后小说家中,来自河北的李浩给我一种很独特的印象.与70后人整体意义上的时尚、夸张、另类、极端、张扬甚至华丽相比,李浩似乎显得过于平实和本分了,他的长相忠厚而粗犷,言谈木讷,表情羞涩,对于人生
论《聊斋志异》对清初遗民小说的改编
作者:杨剑兵  来源: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清初遗民小说  徐芳  王猷定 
描述:反映与讽刺。
刘绍棠小说的民族风格
作者:张志慧 贾知洵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虽是朴实的风俗,但是却有着清新的芳香,虽是清贫磨难的乡土,却让人倍感体贴,温暖心田。
西方音乐的观念——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二元冲突研究
作者:姚亚平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西方国家 
描述:西方音乐的观念——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二元冲突研究
《周礼》中辨土、辨物观念与生态秩序
作者:潘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原始农耕文明产生以后,农作物作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直接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因此,农耕便成为原始文明中的重要组成。农耕的结果是单一的粮食产出,它的过程却涉及到诸多文化的创造以至于文化形态,换言之,农作物的种植受到诸如天气、季节(时令)、
《玉茗堂四梦》与晚明戏曲文学观念
作者:程芸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玉茗堂四梦  戏曲  晚明戏曲  汤显祖 
描述:本论文围绕明代杰出文学家汤显祖的思想、创作以及晚明戏曲研究中有所争议的若干问题,阐发一己之见。 第一章:以汤显祖晚年“大道”与“文词”未能两全的人生遗憾为切入点,试图展示汤氏主观世界的诸多复杂与矛盾。 将汤显祖几篇谈论性命之学的文章置于宋明理学史的相关理论背景... >> 详细
春秋战国时期“出质”现象研究:兼论“信”观念的演变
作者:王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周礼  社会结构变动  社会观念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变动,传统的“周礼”约束力锐减。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邦交活动却格外频繁。而建立各类邦交活动,“信”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周礼”失去影响的情况下,“出质”作为“结信”的一种形式,在春秋战国社会广泛出现。换言之,“出质”是
王益区抓计生创优促群众生育观念转变
作者:刘西艳 陈海燕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益区抓计生创优促群众生育观念转变
从汤显祖到钱谦益——一种“诗道”观念的复归
作者:赵炜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钱谦益  诗道 
描述:汤显祖在晚年与后辈钱谦益的一次短暂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不仅展现出钱谦益“诗道”理想确立的具体历史情景,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明末诗学领域逐渐向传统复归的内在趋势。
观念分析学派应是教育哲学的一个学派
作者:韩敏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哲学  观念分析学派  彼得斯  教育理念  分析哲学 
描述:,只是它带来的方法论的革新太过激烈,因而使后人常忽略了其基本的教育观念与主张,最突出的便是彼得斯的“教育即启发”的观念长期得不到重视。本文拟分析观念分析学派的基本特征,并介绍这一派最著名的人物彼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