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58)
报纸(2157)
学位论文(135)
图书(68)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36)
历史名人 (1688)
非遗保护 (10)
才乡教育 (9)
宗教集要 (7)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2(607)
2010(515)
2009(474)
2008(514)
2007(329)
2004(136)
1986(54)
1984(34)
1982(49)
1963(6)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57)
中国戏剧(50)
剧影月报(43)
舞蹈(18)
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12)
艺术教育(9)
中国新闻周刊(9)
文学评论(8)
舞蹈研究(6)
创作评谭(5)
《紫钗记》思想初探
作者:姚品文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李益  牡丹亭  思想内容  太尉  爱情生活  戏曲家  悲剧性格  杜丽娘 
描述:《紫钗记》是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著名的“玉茗堂四梦”之一。过去一些研究者在论述汤显祖时,往往只推重《牡丹亭》,谈到其他几“梦”,不是评价很低,就是语焉不详。最近有人为《南柯记》、《邯郸记》鸣不平,但对
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崛起——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
作者:姚文放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浪漫主义倾向  戏剧美学思想  程朱理学  戏剧创作  创作论  哲学意蕴  牡丹亭  情感意蕴  主导地位 
描述:论、创作论和声律论之中。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一文在戏剧的本质论、功用论、表演论等方面多有发明,显示了深厚的哲学意蕴,是其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
明传奇兴盛原因初探
作者:维斋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剧本  明传奇  明代戏曲  汤显祖  士大夫  牡丹亭  明中叶  弋阳腔  主要形式  统治者 
描述:替代。传奇在我国剧坛上绵
却愧王维旧雪图
作者:张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维  文人画  牡丹亭  汤显祖  中得心源  曲家  梦溪笔谈  外师造化  南曲  浪漫主义 
描述:》: 醉汉琼筵风味殊通仙铁笛海云孤总饶割就时人景却愧王维旧雪图王维,是我国文人画的开山祖,善画
宋廷魁及其《介山记》
作者:赵景瑜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耳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作品  王实甫  作者  绵山  创作思想  剧作家  介子 
描述:终身布衣、世居绵山脚下的宋廷魁是清代剧作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介山记》是一部出色的剧作。前人曾评论这部戏剧作品可与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的剧作相媲美。但不知为什么,这位剧作家后来不曾被人
明代文学专题讲稿
作者:冯沅君 黄祖良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万历  作者  女主角  质疑  统治阶级  进步思想  王思任 
描述:牡丹亭》质疑(一)关于作期:两种材料,两种说法。(1)作于万历二十一年前,证据是谑庵居士王思任的《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说徐渭批过此剧,而徐渭殁于万历二十一年。(2)作于万历二十六年前,证据是汤显祖
浅谈戏曲中的梦幻表现
作者:李晓林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梦境描写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梧桐雨  舞台时空  中国戏曲  明代戏剧 
描述:临川四梦”的写作原因归结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可见梦境在剧作家的写作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同时一
汤显祖文艺思想初探
作者:周育德  来源:江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艺思想  文艺观  牡丹亭  文艺创作  通变  艺术形象  尚真  道学家  杜丽娘 
描述:、通变等几个方面,对汤显祖的文艺思想作些粗浅的探索
汤显祖的南行诗草
作者:王离之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学术讨论会  江西南昌  牡丹亭  徐闻  莎士比亚  明代  关汉卿  王实甫  戏曲史 
描述:的地位。汤显祖同时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其诗词和古文饮誉宇
汤显祖的戏剧创作
作者:马质彬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戏剧创作  中国文学史  封建礼教  玉茗堂四梦  柳梦梅  世界文学史  话本小说 
描述: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主要取材于前人笔记和话本小说。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