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有关农业方面的主要书籍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果树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元前 考证 世纪 我国古代 战国后期 山海经 诗经 西周 春秋 周礼
-
描述:1.《诗经》公元前16世纪~前10世纪前后(西周以前)2.《夏小正》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前后(春秋) (辛树帜考证)3.《山海经》公元前3世纪(战国后期) (辛树帜考证)4.《周礼》公元前5世纪
-
《牡丹亭》中的特殊人物——论陈最良
-
作者:王仁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柳梦梅 李全 汤显祖 老夫人 封建科举制 诗经 人性 知识分子
-
描述:个相当特殊的人物。
-
毛诗笺疏质疑--二南部分--
-
作者:黄焯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志 孔颖达 王应麟 孔子 李氏 文王 毛传 古义 诗经 宋儒
-
描述:右采获,由疑毛传未合经序之旨耳。只其揅之过深,求之地当,致有求合而反离,求密而反疏者。故宋儒讥其按迹以议性情(王应麟汉书地理志考证引李氏语),而清人复病其说之膠滞也(朱鹤龄诗经通义)。唐贞观中
-
毛诗、镜诗、阜诗《硕人》篇异文比较
-
作者:张吟午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王应麟 汉简 硕人 毛诗 异文 比较研究 大夫 王先谦 资料基础
-
描述:到的资料基础上,对《诗经》四家的异文、异义作了比较研究。近年发掘的阜阳汉简《诗经》和收集的汉镜《诗·卫风·硕人》篇,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比较资料。
-
商代的马
-
作者:连劭名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宾组卜辞 殷墟卜辞 历组卜辞 西周时代 社会等级 《周礼 诗经 军事活动 《说文》 淮南子
-
描述:商代的马
-
从汉代注释书谈古汉语名词句法功能的变化:兼评“词类活用”说
-
作者:孙良明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述语 汉语名词 名词句 词类活用 谓语 功能的变化 诗经 兼评 郑笺 《周礼
-
描述:句”②,就古代汉语来说,《马氏文通》讲的名代同次“同于主次”③和黎锦熙《比较文法》讲的名词在不用同动的补位④,可能是在“条件”之中.而就汉语来说名词表示判断可不用判断词,古今是一致的.但在古汉语(指先秦时代的书面语),名词做谓语/述语相当自由、灵活,可以说很难找
-
试论西周农业生产者的奴隶身份
-
作者:梁敢雄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封建论 农业生产 奴隶 诗经 主人 身份 史料 周礼 耕作 毛传
-
描述:者的身份应为奴隶,而不是农奴。本文试析之。一、农人的服装来源于主人的供给。《七月》篇中两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诗句,但对于“授衣”的对象,诗未言明。《毛传》、《郑笺》亦均无训释。《毛传》仅含糊而言:“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有些同志据此把“九月授衣”说成是农妇八月织成衣服。“九月里把做成的衣裳授给主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认为,授衣的对象只能是农人。第一,从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们之间交付物品的称谓有严格区別的社会习惯来看。由于西
-
“相攸”应是选女婿
-
作者:张若牧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婿 古代文化遗产 古典文学 传播中国 随笔 全译 朱熹 诗经 出版社 新疆
-
描述:“相攸”一词,我在阅读文白对照全译《两般秋雨庵随笔》(清梁绍壬撰,范春三编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时,遇到过两次:一
-
古代的旗帜及其有关称谓
-
作者:胡星林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左传 军队 多元功能 诸子百家 农耕社会 诗经 周礼 军旗 指挥
-
描述:揭竿为旗”以聚集抗秦队伍。或用以指挥军队进退,《左传》就有郑国将军颖
-
《诗地理考》
-
作者:陈叙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研究 王应麟 地理学史 风俗 诗经 性情 清代学者 考证学 地理观 毛诗
-
描述:《诗地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