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未被充分理解的文化巨人——在全国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化巨人 艺术方法 学术讨论会 充分理解 牡丹亭 南柯记 “现实主义” 汤显祖戏剧 二十世纪
-
描述:一个未被充分理解的文化巨人———在全国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单是这个题目,一听起来,就会使人觉得奇怪,我们不是说汤显祖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吗?我们不是把他和莎士比亚放在同样的地位
-
从《紫钗记》到《牡丹亭》(汤显祖创作思想的飞跃)
-
作者:王河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卢太尉 《紫钗记》 霍小玉 汤显祖 杜丽娘 创作思想 李益 柳梦梅 爱情
-
描述:程。
-
因情作梦 以情格理──东方戏剧巨匠汤显祖
-
作者:玉阁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以情格理 东方戏剧 “临川四梦” 《邯郸记》 《紫钗记》 作梦 《南柯记》 杜丽娘 女性形象
-
描述:因情作梦以情格理──东方戏剧巨匠汤显祖玉阁说起汤显祖,人们便会油然想起誉弥中外的“临川四梦”,想起汤翁笔下的那位至情至爱的奇女子杜丽娘和她的痴爱郎君柳梦梅,当然还有诸如《紫钗记》中英雄侠义的黄衫客
-
万历剧坛三家论(徐渭、汤显祖、沈璟)
-
作者:廖奔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格模式 沈璟 万历 剧坛 个性解放 戏曲创作 论辅臣科臣疏 传奇作品
-
描述:万历剧坛三家论──徐渭、汤显祖、沈璟廖奔16世纪中叶,一股强劲的社会思潮涌起,它要求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呼唤新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性格的诞生。这种叛离传统轨迹的观念道动,在一代剧作家的思维模式
-
由《牡丹亭》中情、理的抑扬看汤显祖的精神指向
-
作者:徐大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精神指向 明朝晚期 爱情故事 伦理道德 “情” “理” 人物塑造
-
描述: 一明代“情”与“理”的冲突一度很激烈。自从朱熹把“情”与“理”尖锐地对立起来以后(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理”便借助于政权力
-
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崛起——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
-
作者:姚文放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浪漫主义倾向 戏剧美学思想 程朱理学 戏剧创作 创作论 哲学意蕴 牡丹亭 情感意蕴 主导地位
-
描述:论、创作论和声律论之中。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一文在戏剧的本质论、功用论、表演论等方面多有发明,显示了深厚的哲学意蕴,是其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
-
追求主体精神的自由体现-论汤显祖的创作观
-
作者:王长安 来源:剧艺百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不同民族 信仰 “情” 作家主体 创作主体 创作观念 杜丽娘 自我意识 艺术创作
-
描述:当我准备重新思考汤显祖的创作观的时候,这些关于美的著名论断便纷纷涌入了我的脑海。细想起来,这些论断尽管是出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名人之口,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却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他们都在美的
-
高尚的品德,杰出的贡献:纪念汤显祖诞辰450周年
-
作者:刘云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南柯记》 《邯郸记》 张居正 《牡丹亭》 杜丽娘 申时行 品德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
描述:年中举之后,两次进京,均不第。其后,当朝宰相张居正为使自己儿子高登金榜,令人暗中结交富有才华的汤显祖,许以同登甲高魁。汤显祖认为这是人品卑污的丑行,断然拒绝,便又一次名落孙山。1580年他三十一岁时
-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解读新编昆曲《临川四梦·汤显祖》
-
作者:孙书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传统形态 汤显祖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解读 对话 中国古典戏曲
-
描述: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且高居榜首,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的传统形态,体现了中国戏剧区别于西方戏剧的民族特质。然而,从发展的视角看,昆曲
-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