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诗简论-“中国文学史稿”补
作者:陆侃如 冯沅君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  江西修水  北宋  士大夫  政治家  宋诗  简论  中晚唐诗  白居易 
描述:七言诗体而获得成功的作者,值得我们注意。在杜甫、白居易以后写诗的,不能不受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启发。宋代的现实生活也引导诗人们注意农民的疾苦,注意政治的败坏,注意外族的侵略。在宋人的集子中,不管作者是不是著称的诗
简论西周王朝的史官建制
作者:汪超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王朝  史官  建制  简论  文献记载  商周时期  周礼  历史 
描述:史官在中国古代,主要从事记录历史、编写史书工作.商周时期,史官的作用以及地位均十分突出.西周王朝的史官建制,由于可靠的文献记载不多且很零散,虽<周礼>一书有较详尽记载,但其终为后人所作,并不全是西周
周代聘礼研究
作者:张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周  春秋  战国  聘礼  《仪礼》  周礼 
描述:,从史的角度出发,对周代包括西周、春秋、战国各个时期聘问礼的施行情况做全面的考察。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待聘问礼在周代的演变,进而以史验经,对礼书的史料价值进行相应判断。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
孙诒让论译(翻译理论史话)
作者:陈福康  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诒让  翻译理论    章太炎  语言文字  开民智  变法  目录学  文献学  周礼 
描述:孙诒让(1848—1908)与俞樾、章太炎并称清末三学者,有"经学殿后"、"朴学大师"之誉称。他在经学、史学、子、甲骨学、金石学、校勘学、目录学、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又是晚清最杰出的教育家
简论晏殊欧阳修的词观及词作风格
作者:邱昌员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词作风格 
描述:发展方面,开了“雅词”之先河。尤其是他们对人生、生命意义的感悟、喟叹使词作表现出厚重的思致性,初步开发了词体抒怀述志的功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和豪放词风的创立是有深刻启示的
里耶简8-455号木方研究:竹简汉律与《周礼》比较研究
作者:朱红林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里耶  抄录  信息传递 
描述:的社会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官吏出于实用或爱好,纷纷抄录和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文书档案。这正是考古发掘在墓葬中得以发现大量简牍资料的重要原因之一。
简论孙奇逢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
作者:张显清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奇逢  明清之际  社会思想  简论  朱熹  王守仁  学术大师  宋明理学  陆九渊  明万历 
描述:《读易大旨》等著作传世。他是明清之际学术大师之一,与黄宗羲、李颙一起被人们推尊为清初“三大儒”。他还是一位气节奇伟之士,曾勇敢地参加反对阉党和抵抗清军的斗争,获有“始于豪杰,终以圣贤”(申涵光《聪山集》卷3《孙钟元先生诔词》)的美誉。因此梁启超盛赞
从周与之礼法看中国传统“法治”,看中国传统社会礼法之“治”
作者:赵薇  来源: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法家  秦始皇  法治  法治主义 
描述:,是律,亦是礼,是德,是一个包罗甚广的综合,笔者回顾西周始至秦始皇时期法的发展历程,试论述中国传统特色的"法治"。
关中西部民俗的农本特征
作者:王晓哲  来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中西部  周礼  民俗 
描述:周代礼俗在关中西部有大量遗存,以农事为本的节日庆典礼俗,以生殖崇拜为特征的婚俗,以追求生命的诗意生存为本质的游艺民俗,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丧葬礼俗,都遗传着形成先民性格特征的因子,探究周代礼俗在关中
周礼
作者:王云五 朱经农 黄公渚选注  来源:商务印书馆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礼 
描述: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