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65)
报纸
(35)
图书
(30)
学位论文
(16)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4)
地方文献
(40)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
(26)
2012
(29)
2009
(25)
2008
(9)
2003
(12)
2002
(13)
2000
(11)
1999
(13)
1992
(6)
1985
(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3)
书品
(2)
新闻与写作杂志
(1)
中学生天地(C版)
(1)
语文世界
(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新闻爱好者
(1)
中国哲学史
(1)
中国图书评论
(1)
相关搜索词
王安石
吴澄
士族
博学宏词科
出版社
刘绍棠
列夫·托尔斯泰
考论
卢照邻
作家
参知政事
孔丘
串连
刘将孙
北宋
书法成就
古典
曾巩
汤显祖
孙奎府
传记
周礼平
艺术特色
科学家
陆九渊
陶成章
政治人物
刘绍棠传
刘麟瑞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文学传记】搜索到相关结果
404
条
念奴娇·黄鹤楼上望公安
作者:
张玉权
来源:
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描述:
江涛滚滚,带崇山雪韵,三袁情味。遥忆玉湖追梦路,满目春光流翠。李雪油黄蜂飞蝶舞,如雨桃英堕,蓝天帆影,畅游学海心醉。难忘背井初回,城乡惊变,处处呈祥瑞。金浪银波弥大野,碧水舟忙歌脆。拔地长街,星罗商铺,车马人声沸。凭栏思远,故园云涌霞蔚。
读《徐春芳诗文选》感咏
作者:
陈亚萍
来源:
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描述:
誉满骚坛负盛名,奇篇荟萃自然成。珠飞玉溅诗情畅,凤起蛟腾翰墨馨。
褒禅山重走王安石的游记路
作者:
李垚
来源:
博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记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描述:
在历史上,大凡名人去过、又留下诗篇游记的地方,往往都出了名——琅琊山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天姥山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褒禅山,这座王安石偶然游历的山脉,也因他留下的《游褒禅山记》,成为无数后人趋之若鹜的名胜。
缅怀王英老师
作者:
南策英
来源:
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描述:
风欺雨打翁行苦,子失妻亡梦里寻。不露哀思拖瘦体,放飞遐想壮精神。残年独具铮铮骨,简室唯存卷卷文。半辈孤单甘寂寞,一腔热血铸诗魂。
儒道互补人格: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
传记
学分析
作者:
涂阳军
郭永玉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家
人格
道家人格
儒道互补人格
比较心理
传记
学
描述:
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格特征。
王安石形象的近代“重塑”与新
传记
史学的诞生
作者:
青格勒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重塑
梁启超
描述:
在今天看来,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荆公新学”创始人、声名卓著的
文学
家和哲学家,作为改革家,他更对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
《宋人
传记
资料索引》及《补编》登科人补正
作者:
周霞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补编》
资料索引
《后村先生大全集》
进士出身
宋会要辑稿
进士及第
墓志铭
兴化军
《至顺镇江志》
王安石
描述:
补编》,增补宋人达一万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索引》之不足。然诚如《补编序》作者曾枣庄所说:“无错不成书”。《补编》大都以方志为取资之源,其间错漏不少。本文作者在运用上二种工具书过程中,陆续作了订误补正。限于文章篇幅,兹先选录出其中一部分以供学界参考。
历史人物的另类
传记
之二 从先进模范到乱臣贼子:王莽
作者:
张宏杰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莽
长安城
王政
《周礼》
皇帝
大司马
历史人物
未央宫
奴隶
西汉末年
描述:
历史人物的另类
传记
之二 从先进模范到乱臣贼子:王莽
王安石诗文选读
作者:
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七三级工农兵学员注译
来源:
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文学
中国
中国
南宋
南宋
别集
别集
描述:
王安石诗文选读
从儒士到名士到戏剧家——浅析汤显祖的儒家思想
作者:
陈烨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
汤显祖
汤显祖
儒家
儒家
文学
文学
描述:
从最初的一名儒士而后成为名士,最后投身于文学创作中,成为古代中国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骨子里一直承传着传统的儒家思想,而其身份的转变正是源于他思想的变化。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