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滁州两名山
-
作者:边修 来源:江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琅琊山 滁州 神山 韦应物 醉翁亭记 道士 名山 苏东坡 王安石
-
描述:环滁皆山也。——醉翁太守欧阳修,一句话道出了滁州的地理特点。滁州地处皖东,离南京不远,差不多也就是一江之隔。朱元璋一统天下后,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
-
一字两动物
-
作者:陈晓秀 来源:天天爱学习(三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物 汤显祖 少年时代 戏剧家 重阳节
-
描述: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自幼勤奋好学。少年时代便能对别人的问题应对自如。重阳节那天,教官张岳与汤显祖一同游西山云峰寺,以便进一步考察汤显祖。
-
两唱《蝶恋花》
-
作者:沈云云 王冬青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西风 燕子 境界 晏殊 孤独 不寐 白描 庭院 通宵
-
描述:一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专家:图案应是先秦时期一种纹饰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专家:图案应是先秦时期一种纹饰
-
北宋神宗时期对熙河地区的开发
-
作者:姚兆余 来源:开发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神宗时期 宋政府 弓箭手 黑河地区 开发措施 王安石变法 熙宁 森林资源 茶马贸易 军事防御
-
描述:北宋神宗时期对熙河地区的开发姚兆余一、开发背景公元11世纪初期,在我国西北辽阔的土地上,秦陇以西地区散居着众多的"种族分散,不相统一"①的吐蕃部族。北宋政府为了有效地同。酉夏抗衡,积极推行"联蕃制夏
-
元明清时期的“西北水利议”
-
作者:王培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北水利 徐贞明 徐光启 潞水客谈 修水利 清时期 虞集 郭守敬 西北地区 《农政全书》
-
描述:有大量荒地的北方官员和宦官的反对,西北水利最终没有完成,而只是成为这一时期江南人的一种理想。但是他们关于西北水利的理论,对今天西北地区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
唐宋时期政府对历书出版的调控
-
作者:周宝荣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历书 宋政府 图书出版 出版政策 王安石 司天监 雕版印刷业 《宋刑统》 出版活动
-
描述:.因而历书的印量大,销量亦大.印卖历书的巨额利润吸引了大批书商,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历书出版,使历书出版在当时的整个出版活
-
秦汉时期两次大规模更改地名的比较
-
作者:徐鸿修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汉时期 行政建制 王莽改制 行政单位 《周礼》 县级政区 少数民族 “新” 客观规律 地名改革
-
描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改变政区地名,主要是继承商勒变法以来扩地置郡的办法,在扩张领土的过程中同时推广郡县制。扩占一个地方,就在这个地方废除原来的诸侯以及与诸侯割据称雄相联的行政建制,改置为郡或具。从扩张到统一的过程,也就是推广郡县制和改变政区地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商勒变法后惠文王在位期
-
鸦片战争时期江西的几位爱国主义思想家
-
作者:朱仲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鸦片战争时期 爱国主义思想 江西 海疆 文钞 道光 护身 塞漏 斋文
-
描述:但是
-
熙丰时期的兵制改革及启示
-
作者:程民生 郑传斌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兵制改革 王安石变法 保甲法 募兵制 兵农合一 府兵制 军队 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 范仲淹
-
描述:熙丰时期的兵制改革及启示程民生,郑传斌改革募兵制是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王安石并非要废除募兵制,他认为保持一支常备职业军队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依靠募兵队伍。为此,宋政府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方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