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23)
报纸(685)
学位论文(97)
图书(34)
会议论文(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62)
地方文献 (151)
非遗保护 (13)
地方风物 (11)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7)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407)
2013(127)
2011(203)
2010(203)
2008(125)
2007(118)
2006(90)
1994(33)
1991(27)
1986(33)
按来源分组
文艺报(12)
诗刊(10)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4)
物理(2)
三明学院学报(2)
大河报(2)
诗林(1)
旅游(1)
文艺报(周二版)(1)
真正的国学大师王应
作者:钱茂伟  来源:宁波经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王应  《困学纪闻》 
描述:"国学"的核心是"文献之学".王应是真正的国学大师,其<困学纪闻>的出现,标志着综合性、文献性传统学术载体的出现.王应的治学风格,代表了中国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身后的王应,为人津津乐道的正是
王应字号考释
作者:张骁飞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  居士  考释  字号  学士院  老人  改号  学者  四库馆臣  元明时期 
描述:王应,南宋庆元府人,历事理宗、度宗、恭宗三朝,曾三进学士院、四入中书省、兼掌两制行辞,乃宋末儒林领袖。元明时期,王应声名不彰,清初始渐受学者重视,四库馆臣于《〈困学纪闻〉提要》中称赞王应
论胡应的通俗小说研究
作者:陈丽媛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  通俗小说  理论研究  《水浒传》 
描述:明代学者胡应的小说理论研究侧重于文言小说方面,但其对于通俗白话小说亦相当重视,尤其对于《水浒传》的研究,涉及作者、成书、版本、人物塑造、语言艺术等诸多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胡氏对于其他通俗小说亦
王应与辨伪学
作者:李英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  辨伪  文献学 
描述:胡应是明代著名的文献学家,他于文献学方面用力颇深,创见迭出。《四部正譌》一书分析了古书致伪的原因,伪书种类,总结出一套系统的辨伪方法,为辨伪学及学术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胡应诗集浅析
作者:宋媛媛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诗集  胡应诗集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描述:胡应一生著作丰厚,在文献学、史学和文学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然而,他的诗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试以《少室山房集》的诗集部分(卷一至卷八十)为基础,结合其创作的背景,探讨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
鲁迅与胡应的学术联系
作者:张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鲁迅与胡应的学术联系
陈应君来函
作者:暂无 来源:一农半月刊 年份:192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应君来函
鲁迅与胡应的学术联系
作者:张杰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鲁迅与胡应的学术联系
“血写的历史应是世代铭刻的记忆”
作者:邱文生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世代  闽台  甲午战争  民族气节  作家  党史  乡贤  中国抗日战争史  南京大屠杀  国难 
描述:“血写的历史应是世代铭刻的记忆”
短新闻应是新闻精品
作者:杨步才  来源:新闻通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新闻  新闻精品  电报  比喻  苏联  意识  晚餐  作家  天安门广场  “四人帮” 
描述: 在《漫话短新闻》中的开篇里,我戏言“新闻要站着写”。这不是要虐待我们的记者,而是呼唤记者增强“短新闻意识”。 为了强化记者的这种短新闻意识,苏联著名作家、记者的伊·爱伦堡有个更好的比喻。他说,当你口袋里只剩下几个卢布,想发个电报请家里汇钱来接济,同时还要留下足够的吃晚餐的钱,这个电报,就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