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226)
报纸(5527)
会议论文(113)
学位论文(66)
图书(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617)
地方文献 (273)
才乡教育 (34)
宗教集要 (16)
红色文化 (12)
非遗保护 (10)
地方风物 (7)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1(385)
2010(340)
2009(322)
2001(208)
2000(179)
1998(167)
1990(112)
1989(122)
1987(153)
1983(10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9)
戏剧艺术(11)
中州学刊(8)
美学(5)
艺术教育(3)
中国烹饪(2)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
书海(1)
黄冈师专学报(1)
借得丹青写精神(《艺录》方法)
作者:钟元凯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录  王安石  中国传统诗学  分析方法  文学史  文学现象  批评史  诗论  精神  丹青 
描述:艺录》是一部以探讨中国传统诗学为主要内容的著作。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在各项文学艺术的门类中,诗的成就最光彩夺目,它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了人们艺的重心。不仅是诗话词话,就是在最寻常的日记
胡布通话朝核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月15日晚,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和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胡锦涛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方会谈取得积极成果,通过了共同文件,标志着半岛无核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全面落实共同文件对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符合有关各方的共
APEC 胡布会啥?台湾紧张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澳大利亚警察在悉尼歌剧院前巡逻,确保此次APEC会议安全举行。美联社 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澳大利亚西澳州首府珀斯,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将出席在悉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期间,胡锦涛还将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消息人士称中国希望布什亲口说出反对台
「胡布会」台湾问题的背景探讨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胡布会」台湾问题的背景探讨
杨炳旭牡丹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今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杨炳旭牡丹
古代的“咏古”诗
作者:徐应佩 周溶泉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王安石  杨贵妃  思想观点  贾谊  古典诗词  古代  唐代  表现方法  玄宗 
描述:中可见其思想观点。唐代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
作者:阎笑非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苏洵  吕惠卿  熙宁变法  反变法派  苏辙  苏氏  张方平  欧阳修 
描述:王安石变法所采取的激烈反对态度都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诗注的“挖脚跟”
作者:刘世南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脚跟  王安石  出处  李白  阎若璩  常建  诗选  读者  意见  学问 
描述:几条呢?我不喜欢挖脚跟,这样失去了诗的味道。”永翔先生不同意仲联先生的意见,并直率地指出:“恐仲联先生非不为,乃不能耳。”我和永翔先生一样,对钟书先生注诗那样挖脚跟,也是十分喜爱的;但我更同意仲联先生的意见。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我国从古至今的笺注,有这样挖脚跟的吗?某些诗话、词话乃至论文之书,偶而有这样的挖脚跟,但那属于鉴赏,而非笺注了。所以,仲联先生作为笺注大家,他不“挖脚跟”,倒是“思不出其位”的。此其一。其二,诗、文某些字、词、句,真要穷源竟委,确是不容易的。《竹汀先生日记钞》卷二〈所见金石〉第二条:“顾宁人谓填讳非古法,予尝引《周益公集》已有填讳,以证出于宋世。今按《赵州永安院度僧记》,马撰,马瑊书穴元丰八年九月雪。此碑马记其父正甫奏请度僧事,而末行题平昌孟永填讳,则北宋已有之,又在平园穴按:周必大晚号平园...
王安石《明妃曲》
作者:刘咏涛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白敦仁  《宋诗略论》 
描述:文章从《明妃曲》的思想艺术、时人及后人的不同评价以及结合昭君出塞的史实和传说,借历代文人的吟咏,从王安石借此想表达的思想主题等方面综合进行论述分析。
司马光和王安石变法
作者:李向伟 刘双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宋王朝  免役法  分析探讨  政治主张  反对  重新评价  变法派  史学界 
描述:过去史学界的定论,把司马光当作“顽固派”、“反动势力的代表”,主要理由就是他反对王安石变法。近几年来不少历史学者主张应对司马光进行重新评价,还其本来面目。本文拟对司马光与王安石在变法问题上的分歧和对立加以分析探讨,以期对司马光作出公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