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儒家之变迁探微
-
作者:纠福荣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周礼 礼法 内圣外王
-
描述:先秦儒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孔子的恢复周礼,以仁释礼,到孟子的"仁政"学说,再到荀子的"隆礼"以至于法;从理想的"内圣外王"到现实中的"内圣"、"外王",再到依附于"外王";还有庙堂上的执着与山野中
-
高诱引《礼》考
-
作者:何志华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诱 周礼 礼记
-
描述:》者)。高诱生在东汉,其所见书盖?近古,据高《注》引《周礼》、《礼记》以比勘今本,考其异同,或可推知二经之古本旧貌,於二经之有斠雠,不无裨益;反之,两书高《注》引录二经文字有因历代传钞而讹误者,亦可
-
先秦酒器简述
-
作者:晏青 来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 酒器 周礼 礼记
-
描述:我国的酒器种类繁多,仅以先秦酒器为例,所出土就有20余种。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酒器的造型和功能,可以直观地学习先秦的饮酒礼仪。文章参照《殷商青铜器通论》等书,结合先秦典籍中的文献记载,对先秦酒器做了简要的介绍。
-
试论先秦声教文化与六诗之教
-
作者:徐丽鹃 赵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声教 六诗 巫瞽 周礼
-
描述:色彩,使其与政治、伦理、道德观念融为一体。随着口传媒介的衰落,以及大司乐的乐教逐渐转向大司徒为主导的德教后,六诗只能言义而不知声,“六义”说代之成为后世政治诗学的经典阐述。
-
双刃:读《启示录》有感(一)
-
作者:汪维藩 来源:天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启示录》 考工记 周礼
-
描述:刃利剑.这剑指之处,万物无不赤露敞开,何况处处灯台.
-
浅论李耳对周王室守藏室的管理
-
作者:杨晓霞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耳 守藏史 周礼 管理
-
描述:李耳身为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守藏史,对守藏室的制度管理有突出贡献,他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图书管理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李耳担任守藏史管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图书馆管理思想。
-
李瑞清的教育思想和宗教思想
-
作者:菊南山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教育思想 宗教思想
-
描述:本文系统地阐释了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李瑞清的教育思想与宗教思想,充分肯定了李氏在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应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
-
作者:庄善忠 来源:大庆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应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
-
在焦灼中寻求心灵的归宿:王英琦散文精神嬗变论
-
作者:马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英琦 王英琦 焦灼 焦灼 散文精神 散文精神 嬗变 嬗变
-
描述:苦苦求索的历程。 对此,本文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热切奔放——民族主义情感表达。最初,生活和事业上的“曾经沧海”让作家走向旷野,书写了从西双版纳到南国花城,从西北漫漫荒漠到东北白山黑水的见闻感受。为辉煌历史在今天的失落而焦虑而悲叹。二、率真直露——女性主体意识呈现。80年代中后期王英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身为女性,王英琦一方面对女性的生命经验有着深刻切身的体悟,一方面对女性的主体命运进行悠远的思考,以自己特有的言说方式呼唤女性要“美丽的活着”。三、凝重幽远——人生终极意义求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英琦由对女性主体存在价值的思考,更多转向对文学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探索上。她冲破一切生存假象和表面困厄,确立了抗拒尘俗的决绝姿态和求道殉道的终极信仰相统一的启蒙救赎的人文立场。 王英...
-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建设美好新农村陈道林
-
作者:暂无 来源:芜湖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11年,鸠江区沈巷镇螺百社区积极参加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组织专题学习,同时成立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召开螺百社区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及一系列培训会。学习培训通过专题培训和集中宣讲,灵活采用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并根据自身实际,在活动中承诺兑现1-2件实事。
在学习培训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