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邗上题襟集》对清代中叶扬州文学的影响
作者:高政锐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邗上题襟集》  曾燠  扬州文学 
描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秦礼制文化研究
作者:岳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描述:,而且为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礼制提供了制度蓝本。秦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所创立的礼制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仍以移花接木、借尸还魂的形式继续存在,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制,故研究秦礼制文化,不仅能澄清秦
春秋战国时期“出质”现象研究:兼论“信”观念的演变
作者:王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周礼  社会结构变动  社会观念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变动,传统的“周礼”约束力锐减。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邦交活动却格外频繁。而建立各类邦交活动,“信”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周礼”失去影响的情况下,“出质”作为“结信”的一种
论《诗经》的悲剧性
作者:孙海沙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经》  悲剧性  周礼  悲剧意识  悲剧精神 
描述: 的生命本质。《诗经》不少诗篇是世界观出现强烈震荡的“礼崩乐坏”时代 的产物,这其实是给它提供了一个诱发探求冲动,展现时代尴尬的悲剧情境。 而实际上,《诗》所暴露的周礼的悖反矛盾
从《礼记》阐述的音乐形式论周代社会的政治内涵
作者:刘健婷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记》  周礼  礼乐制度  儒家  《乐记》 
描述:音乐为研究对象的同时,立足于周礼,将音乐置诸礼仪,使礼、乐成为一个整体,如此,在了解周代礼仪音乐的同时,又清晰地了解了礼与乐之间的千丝万屡的联系,能更好地体会周代音乐的政治意义
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作者:陈玉屏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学  华夏族  形成过程  夏王朝  周礼 
描述:关于华夏族(汉以后称之为汉族)的形成时期,学术界的认识久久未能统一。笔者在从事民族形成理论研究,认真考察了华夏族的形成问题。愿将己见书之于次,就教于学界同仁。学术界之所以对华夏族的形成的时期众说纷
不能以误读纠正“百年误读”——与《“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
作者:萧作永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克己复礼”  政治内涵  周礼  思想联系 
描述: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一个明显具有政治内涵的命题;孔子对周礼有突破,但也有保留。《“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一文,将“克己复礼”归为纯粹的修身之学,且只讲孔子对周礼的颠覆,而不提孔子对周礼
不能以误读纠正百年误读--与《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
作者:萧作永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克己复礼”  政治内涵  周礼  思想联系 
描述: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一个明显具有政治内涵的命题;孔子对周礼有突破,但也有保留。《“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一文,将“克己复礼”归为纯粹的修身之学,且只讲孔子对周礼的颠覆,而不提孔子对周礼
唐代宗法观念与传承制度(兼论李唐皇室氏族问题)
作者:陈戍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  宗法观念  皇室氏族  传承制度  周礼 
描述:一,陈寅恪先生援引作反对李唐自称为西凉李■后裔的证据“最强有力者”,我们认为恰好是李唐皇族为西凉后裔而必出于华族的强有力的证据之一。二,宗法制度见之于法律形式,若非自唐始,必定形于唐。三,李唐
论以礼说《诗》与以诗说《诗》
作者:陈戍国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  以礼说《诗》  以诗说《诗》 
描述:以礼说《诗》为解释《诗经》言礼之诗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以礼说《诗》、以诗说《诗》的道理,希望匡正数十年来治《诗》者讳言礼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