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以礼说《》与以说《
作者:陈戍国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以礼说《  说《 
描述:以礼说《》为解释《诗经》中言礼之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以礼说《》、以说《》的道理,希望匡正数十年来治《》者讳言礼之弊
“吃”·“饮”·“医”
作者:卢禾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松龄  王安石  杨万里  半山  唐诗  南宋  绝句    七绝  早餐 
描述::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喜爱半山(王安石)华丽飘逸、字惊句骇、意蕴隽永之,如如迷竟到了当做早餐吃的程度。不信请看他的一首七绝《读书》: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
“破烂”育出仨大学生 贫穷老汉为供孩子读书收废品十
作者:暂无 来源:渤海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快过年了,本市蓟县的齐文海这几天坐立不安,急切盼望着3个远在外地的儿子早点回家团聚。提起3个儿子,齐文海既激动又骄傲。十余年来,家境贫穷的齐文海每天辛苦劳作,用收废品赚来的钱供养3个儿子读完了大学。 今年60岁的齐文海,家住蓟县东二营乡燕户庄村,因缺乏一技之长,又要抚养3个儿子,家中经济十分困难。
展示汤艺术繁荣抚州文化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学术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牡丹亭》的演出需要更深一层的关注   从古至今,关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还魂记》(1598,后称《牡丹亭》)都有大量的评论,研究活动也极其活跃,这些事实都足以证明这是一篇代表中国戏剧的作品。韩国对《牡丹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韩国全译本也即将出版,今后国内将会更加关注对《牡
“四梦”传唱不息———第一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侧记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同样,因为一次汤显祖戏曲的深层次交流,抚州成为了海内外汤戏迷共同瞩目的地方。 第一届中国(抚州)汤
仰慕汤显祖,不远万里来到抚州西班牙侨胞昨造访“汤”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了浙江遂昌汤显祖纪念馆后,辗转来到我市,探访“汤”故里。项锦鸿表示愿意积极奔波,尽力促成汤显祖、莎士比亚
中国好编剧是如何炼成的?小记者采访《我叫汪革革》编剧德林
作者:暂无 来源:东楚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6月7日,怀着激动与兴奋,希望之星小记者们采访了《我叫汪革革》编剧德林老师。说起来,老师还是希望之星的创使人呢。1999年,他和当时《东楚晚报》的一帮
意会汤清远,言传李笠:关于古典戏曲创作论的思考
作者:安葵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论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李渔  意会  作品  戏剧家  中国戏剧  学术研讨活动 
描述:但他在戏曲理论方面,因为没有系统著作留下,所以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而李渔呢,也有“十种曲”传世,李渔自己说,他的《风筝误》
也说“萧飒暮蝉辉”兼为宏《春残》鸣不平
作者:陈冲敏 施向东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唐诗》编者  《宫词》  《辞源》  通假字  唐宋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古音  象声词  点校本  晏几道 
描述:也说“萧飒暮蝉辉”兼为宏《春残》鸣不平
巧研朱墨写汤--评邹自振《汤显祖综论》
作者:万斌生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巧研朱墨写汤--评邹自振《汤显祖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