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是历史真面目──与冯增烈先生商榷
-
作者:李希哲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西安回族 回民起义 调查记录 历史事件 刘蓉 腰牌 地方当局 西北回族 猪肉
-
描述:应是历史真面目──与冯增烈先生商榷李希哲拜读冯先生大作《翠峰如簇映古今──漫议《回族史论稿》兼其他》(见92年4期《回族研究》,以下简称冯文),因与历史事实有悻,不敢苟同,拟作商榷,尚希赐教。冯文说
-
论同音词的“同音”和“异义”问题─—与陈奎彦先生商榷
-
作者:朱英贵 来源:攀枝花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音词 不同义 多义词 异形词
-
描述:本文对陈奎彦先生的《同音词语别裁》一文提出了商榷。文章认为,同音词必须是“同音”的一组词,“近音词”不是同青词;同音词必须以“不同义”加以限制,同音但等义的词不是同音词。文章还论述了同形同音词
-
也谈“Please”,也谈“请”──与刘绍忠先生商榷
-
作者:曲卫国 陈流芳 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敬辞 可比性 礼貌原则
-
描述:本文对刘绍忠所作的“请”字用法汉英对比分析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请”和please只有作为敬辞使用时才具有可比性。论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层面探讨了“请”和please的异同,提出制约“请”和please使用频率的是不同文化的礼貌原则。
-
论民事证据法的目的——与李浩教授商榷
-
作者:吕成 来源:时代法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事证据法 目的 任务
-
描述:指引下所确立的程序。这一程序内含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效率三个要求。
-
《本草纲目》校点本读后赘言——与刘衡如先生商榷
-
作者:孙启明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点本 本草纲目 辨疑 今本 疑案 刘衡如 陈廷敬 注明出处 田园 中华书局
-
描述: 《本草纲目》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982年分次出版,全四册。由刘衡如氏点校,对旧存疑案,详加考核,辨疑解难.如将梁·陶宏景《名医别录》蜗螺生治“烛馆”一辞,剖析精详,弄清本源.笔者敬读之余,谨辑管见数条.
-
谈“任侠”:和余英时先生商榷
-
作者:刘世南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任侠 《周礼》 方以智
-
描述:针对余英时先生《侠与中国文化》一文的不足与不确处,提出四点,加以补充与纠正:(1)追溯任侠的起源、儒侠的起源及儒侠的形成;(2)论析谭嗣同对任侠的理论阐述;(3)任侠之风并未在西汉中期后消失;(4
-
“合力”辨: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
作者:吴廷嘉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合力论 唯物史观 阶级斗争动力 历史动力 交互作用 历史研究 合力说 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动力理论
-
描述:刘大年同志在((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发表的《说"合力"》,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但该文的基本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故本着在学术争鸣中探求真理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就教于刘大年同志和史学界的师长同行.
-
《考工記》點校商榷
-
作者:汪少華 来源:汉语史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禮正義 考工記 點校
-
描述:中華書局點校本《周禮正義》存在若干點校失誤,本文指出七十餘條.
-
《考工记》点校商榷
-
作者:汪少華 来源:汉语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考工记 点校
-
描述: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存在若干点校失误,本文指出七十余条。
-
《周礼正义·天官》点校商榷
-
作者:汪少華 来源: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孙诒让 校对 标点
-
描述:);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存在标点失误55处:叙述语误为引文;引文误为叙述语;破句;当分未分;不当分而分;书名篇名人名误标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