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抄袭之风与胡应麟对治学规范的讲求
-
作者:王嘉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文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明代抄袭之风与胡应麟对治学规范的讲求
-
明代抄袭之风与胡应麟对治学规范的讲求
-
作者:王嘉川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抄袭 治学规范 胡应麟 清代考据学
-
描述:明代学人,援引前人常常不注出典,以致有意无意地形成恶劣的抄袭学风。然而也就在明代抄袭学风广泛盛行之际,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了对这种不良风气的明确而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抗,提出了治学规范的建设
-
真善相融的规讽性审美原则——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的审美特色
-
作者:陈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讽刺 讽刺诗 诗经 审美原则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审美主体 相融 思想影响
-
描述:中的真与善的相融,既是审美主体审视审美客体的基本原则,也是调整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审美客体更好地为审美主体服务的指导思想。真与善在政治讽刺诗创作中,一方面,表现为“情景合一”;另一方面,这种情
-
社会性应是美的核心——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应具有社会性来看
-
作者:王家方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性 审美主体 美学史 自然形式 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 主观意识 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对象 心理过程
-
描述: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这条途径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则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
-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作者:修海林 李吉提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西方国家 高等学校 教材 音乐欣赏 西方国家 高等学校 教材
-
描述: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趣:晚明新派文士一种重要的审美追求
-
作者:王成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派文士 汤显祖 审美追求 袁中郎 审美趣味 插花艺术 袁宏道小品 “趣” 观照自然 江盈科
-
描述:趣:晚明新派文士一种重要的审美追求
-
简析《珠玉词》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
-
作者:周世泉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审美特征 晏殊 社会价值 主人公 玉楼春 酒醒 谐畅 小令 景物
-
描述:《珠玉词》是宋初词人晏殊小令词创作的结集,也是我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珠玉词》凡一百三十四首,就其总体而言,基本上系他个人流连光景、饮宴游乐生活的吟唱和一己情怀的抒发。细加分析,
-
凭栏何异镜中游——园林建筑中石舫的审美价值
-
作者:郑世连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凭栏何异镜中游——园林建筑中石舫的审美价值
-
从陶杜的典范意义看宋诗的审美意识
-
作者:程杰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审美意识 杜诗 王安石 欧阳修 杜甫 黄庭坚 宋诗 苏轼 宋人
-
描述: 北宋后期的蔡宽夫是这样描述本朝诗坛状况的:“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景祐、庆历后,天下之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诸人,始杂
-
“至情”的生死恋歌——论《牡丹亭》以“情”反“理”的审美意蕴
-
作者:王华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至情 封建礼教 审美意蕴 生死 汤显祖 爱情 作品 本性
-
描述:的爱情描写虽然也涉及到对门第观念的批判,但主要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