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王益群的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洪和胜 “妈妈在世的时候,为了工作和生活,苦着、累着并快乐着。妈妈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这之后,如烟往事化作一幕幕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着泪水时常涌上我的心头。”这是王益群的儿子王杨凯凌说的话。 在王杨凯凌的记忆中,从小时候开始,王益群就和他聚少离多,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王益群来去匆匆的身影。
杜甫《同谷歌》的抒情特色
作者:陈子建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抒情  组诗  七言  诗选  诗歌创作  胡应麟  古代诗歌  长歌  作品 
描述:《杜甫传》),“千古少有的诗篇”(朱东润《杜甫叙论》),为历代杜诗论者所激赏。故此,本文拟以前贤时彦的评点论说为参考,就其感人至深的抒情特色作一番梳理和阐发探讨。一、愤懑悲楚、哀壮激烈的身世家国之感杜甫是乾元二年(759)冬流寓同谷(今甘肃成县)时写成这首作品的。这时期的杜甫,经历了长安十年困顿和饱受着安史之乱的颠簸,思想感情更见沉郁悲愤。诗人从自身的不幸遭遇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疾苦。这时期创作的《奉先咏怀》、《北征》、“三吏”、“三别”等一系列诗篇,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乾元二年(759)初,杜甫由洛阳返华州,目睹了战乱给民众造成的惨重灾难。七月关中饥馑,诗人弃官华州司功,携家前往秦州。秋又为生活所迫,迁往同谷。年底又由同谷往成都。历经忧患,备尝艰辛。所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发同谷...
学习方法得——南宋教育家陆九渊的学习方法论
作者:宗河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学习方法论  教育家  简易  消极方面  南宋  自立  心即理  学者  功夫 
描述:学习方法得——南宋教育家陆九渊的学习方法论
棋王黄松轩(人物)
作者:暂无 来源:幽默风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棋王黄松轩(人物)
论北宋朝廷对经疏义的整理
作者:姚瀛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学  南学  《尔雅》  校定  北宋  《周礼》  《宋史》  《仪礼》  《孝经》 
描述:上,首尾共历时六年。其简单经过,散见於《长编》卷49“咸平四年九月丁亥”,《玉海》卷41《咸平论语正义》、《咸平孝经论语正义》、卷43《咸平校定经疏义》;《宋史》卷266《李至传》,卷282《李维
蒋湘南和他的《经楼文钞》
作者:张大新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湘南  陕西关中  中国封建社会  张际亮  河南  黄爵滋  道光  魏源  龚自珍  书院 
描述:考稽商榷,而学益进。”(王济宏《经楼文钞·序》)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河南乡试举人。此后八年,连战皆北。道光二十四年,会试又落第,大挑二等,补虞城教谕,愤而不就。自此绝意仕进,专心坟典。晚年
回头的三种方式·写在边上·(之)
作者:赵跃飞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特殊文本  东方传统文化  生存状态  诗意地栖居  档案编纂  特种档案  中国知识分子  史料意义  作者心境 
描述:雕塑家罗丹曾说,回忆总是幸福的,包括痛苦在内。说这话的人是幸运的,信这话的人也是幸运的,说明他们的人生还算顺当,痛苦经历至少尚在心灵所能承受的极限之内。恐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此走运,对于许多上了年岁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尽管渴望相信“回忆总是幸福...
我国历史上的八大理财家:、王安石
作者:杨德雄整理  来源:湖北财税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国历史上的八大理财家:、王安石
《人间食话》之——留有余味
作者:朱壁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味  面拖  黄鱼  王安石  兔肉  牛肉  仆人  里?  雅号  畏途 
描述: 友人施君,好客.有客来访,常连声呼“篷壁生辉……”,遂得雅号曰“篷公”.篷公平生以请人吃饭为乐事,而我,却把到篷府赴宴视为畏途.
棋土黄松轩
作者:佟坤灵  来源:大风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棋土黄松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