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曹洞宗精进料理之实态:以其观光资源化动向及其课题为中心
-
作者:王一佼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洞宗 曹洞宗 精进料理 精进料理 宗教 宗教 观光资源化 观光资源化
-
描述:了两国社会构造的差异。本文中,笔者在对于精进料理在中日起源,以及日本曹洞宗精进料理现状作了先行研究之后,运用了社会学中的质性调查法,对日本曹洞宗组织结构中最具代表性的大本山、专门僧堂、末寺亲自进行了实地采访,并对其实际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如今,即使是末寺的住持,一生中也只有在修行道场中修行的那一年,保留了精进料理的饮食习惯。也就是说,曹洞宗的精进料理并未在大部分寺院中得到发展,却出现了观光资源化的趋势。精进料理这一充满宗教色彩的饮食习惯,已渐渐消失在僧侣的日常生活中,却又悄悄作为一种观光资源出没于寺院中或寺院门前的街道上。这种变化,究其原因,有行政部门和寺院本身渴求推动经济利益的外因,也有历史发展及社会构造变化的内因。在时代的发展中,如何在作为宗教场所的寺院正常运作这一基础上,既能保护精进料理这一文化资源,同时又能使其观光资源化得以发展,成为一大课题。由于寺院具有其历史特殊性,所以,要发展观光业,理所当然还必须满足如交通是否便捷等地处何地的问题、以及寺院有无其他观光资源、寺院组织结构等其它条件。此外,寺院具有其宗教特殊性,因此,只有在不妨碍僧侣修行的前提下,才能够接纳观光客。遗憾的是,以上诸多条件并不一定能与寺院所在地区的观光战略相一致。然而,笔者认为,既然确实存在期待发展精进料理成为观光资源的寺庙,那么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后,才有可能考虑推进精进料理观光化的发展。
-
峨眉山禅宗传播考
-
作者:魏如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峨眉山 禅宗 传播 临济宗 曹洞宗
-
描述:
第一部分概述峨眉山成为“西南名山”的历史背景,以及随后成为佛教名山的形成原因。首先,悠久的文明历史,清幽的外界环境,给道教在峨眉山的传播提供了理想条件;其次,佛教传入四川,继而涌向峨眉,佛教思想的包容性以及历代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导致峨眉山佛教日渐兴隆,道教漫漫衰微。
第二部分阐释唐朝禅宗传入峨眉山后,禅宗不断繁荣、壮大的情况。首先,唐朝的世局,让禅宗抛掉了文化上的物质负累,禅宗逐步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其次,唐朝末年,中原板荡,大量的禅师来到蜀地避难,随后禅宗在峨眉山大盛。众多颇具造诣的禅师驻锡峨眉,使得唐末四川成为了中国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第三,在入驻峨眉的众多禅师中,其嗣法承袭以临济宗居多,曹洞宗次之。
第三部分着重叙述峨眉山禅宗隆盛的境况。首先,对宋、元、明、清时代背景有一个...
-
麻姑考辨
-
作者:曹红亮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麻姑 麻姑山 神仙传 列异传 葛洪
-
描述:麻姑是道教著名的女仙,现可考的关于麻姑的最早记载见于《列异传》蔡经条,而麻姑形象的确立是在葛洪的《神仙传》中,后代关于麻姑的记载多源于《神仙传》。麻姑原型应当是远古流传于中国东方或南方的一个女仙。麻姑与南城麻姑山关系的确立是在唐玄宗时期。此后,麻姑山及其传说才开始名扬天下。
-
雪峰寺玉佛考
-
作者:潘亮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雪峰山 玉佛 佛教协会 曹洞宗 福州鼓山 副秘书长 光绪年间 相关资料 禅师 住持
-
描述:子,生于清道光丁未年10月,世业农工,曾作窑师。达本22岁投福清黄蘖山香城寺,24岁在福州鼓山受戒于净空和尚。此后,云游四大名山,远游印度,苦修禅宗达十余载,为曹洞宗45代传人。清光绪13
-
明代洞宗法脉传承考
-
作者:任宜敏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曹洞宗 法脉传承 少林系 寿昌系 云门系
-
描述:比,曹洞宗遭斧钺斫伐相对较轻,中叶以降,更呈中兴态势。本文旨在对少林、寿昌、云门三系师徒相继、后前错出之法脉传承情况,作一番梳理与甄别。
-
心越东渡的杰出贡献及其故里家世考
-
作者:吕洪年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皋心越 故里 宗谱 浦江县 杰出贡献 一行三昧 曹洞宗 高罗佩 别号 日本
-
描述:代康熙年间(1662—1722)东渡,对日本文化有过重大影响的东皋心越(以下简称心越),便是其中之一。
-
潮州禅和板佛乐考源
-
作者:陈天国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州地区 佛乐 潮州音乐 亲缘关系 民间音乐家 广东音乐 广州音 曹洞宗 广州方言 佛曲
-
描述:化县)别传寺、广州海
-
妙玉悲剧情节略考
-
作者:国光红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寺 替生儿 惜花人 妙玉 秦可卿
-
描述:针对妙玉的《世难容》隐藏着"爱新觉罗",一首回前诗隐藏着"妙玉"法名,还隐藏着"完颜"、"爱新"、"金","观音遗迹、贝叶遗文"隐藏着"世宗辞世","金山寺"隐藏着"雍正去矣"的"黑话",证明妙玉是为世宗所不容的爱新觉罗氏的金枝玉叶。秦可卿作为"引子",是为掩护妙玉而替死送生的"替生儿"。
-
抚州华盖山天心正法考
-
作者:李志鸿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 内丹 符篆 神霄派 道教 道派 法术 法相
-
描述:晚唐北宋以来,内丹炼养术风行一时,道教符箓派亦践行此术,遂产生出了一些新符箓派,如天心正法派、灵宝东华派、神霄派、清微派、净明派等。这些道派既承袭了北帝派、镇元派的道法传统,兼行上清与正一之法术,更援引内丹之法,出现了内丹外符的新气象。所谓的内丹外符或谓之内修外法,即将内炼神气与外施符咒术结合为一。
-
苏轼12次至润州事迹系年考述
-
作者:乔长富 来源: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润州 金山寺 诗词 事迹
-
描述:按照年代先后,考述苏轼12次至润州的时间、经过及相关作品等,辨析某些说法之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