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颜真卿书麻姑山仙坛记
-
作者: 唐 颜真卿书 《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 来源:文物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楷书 碑帖
-
描述:唐颜真卿书麻姑山仙坛记
-
唐末五代闽中的曹洞宗
-
作者:王荣国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曹洞宗 福州市 福州市 唐代 唐代 五代 五代 禅宗 禅宗
-
描述:唐末五代闽中的曹洞宗
-
佛禅思维方式与唐代咏物诗举隅
-
作者:张宏生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唐代 曹洞宗 禅宗 庄子 语言 思想感情 重要手段 诗歌创作 言意之辨
-
描述:一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社会交往中,人的思想感情主要靠语言来传递,但语言是否能够充分传递思想感情?先民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先秦的《庄子》和《易传》就已提出"言"和"意"的关系问题。《庄子·杂篇·外
-
浣花古刹考略:唐益州正觉寺钩沉
-
作者:陶喻之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觉寺 梵安寺 唐代 杜甫草堂 龙兴寺
-
描述:行 ,深入考古工地临场踏勘 ;旋又承提看出土唐代文物暨垂拱年间僧侣塔铭碑刻拓片一纸 ,增进感性认识殊为不少 ,获益良多。离亭分袂 ,握别锦城 ,不日取道汉南 ,出蜀抵西京长安 ,登大雁塔底陕西
-
宋代禅学与诗话二题
-
作者:张伯伟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宋代 禅宗 默照禅 石林 妙悟 陈酒 浙江 三阴 二十年
-
描述: 一、雲门宗舆葉萝得《石林诗话》 葉夢得(公元一○七七——一四八年),字少蘊,原籍吳縣,居烏程(今浙江吳興),宋哲宗紹聖四年(一○九七)進士。徽宗宣和五年(一一一五)卜居卞山(在今浙江湖川)之石林谷,自號
-
试从苏诗兴象变化看苏轼的生命境界——以《游金山寺》为例
-
作者:丁佳音 来源:湘潮(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金山寺》 《游金山寺》 兴象 兴象 苏轼 苏轼 生命境界 生命境界 文化意味 文化意味
-
描述:苏轼的诗歌与苏轼的人格境界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拟从苏轼诗歌个案的细致研究来探索苏轼的生命境界。本文主要选取《游金山寺》为例,通过探讨该诗内在兴象运用的变化与张力,以及另外几首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歌在兴象
-
苏东坡的尴尬
-
作者:梅玉荣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尴尬 禅师 金山寺 佛印 诗
-
描述: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
-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法海:唐代高僧法海禅师
-
作者:陈浦燕 鲁妹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宰相 禅师 还原历史 高僧 第二代 金山寺 祖师 裴休
-
描述:法海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镇江金山寺(今江天禅寺)的第二代祖师。法海禅师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他出家之后,严持戒律,行头陀行(佛教苦行),因而被称为“裴头陀”。
-
美地展示——我教《金山寺》
-
作者:郭仲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京剧艺术 演员 基本功 人物性格 优秀传统 中国戏曲 念白 观众 塑造人物
-
描述:寺》就足一出脍炙人口、常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由于它是传统京剧表演中的一出“刀马旦”行的功夫戏,要学好演好这出难
-
论宋代浙江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
作者:徐吉军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史 天台山 明州 大藏经 日本学者 天童 智者大师 曹洞宗 法统 和尚
-
描述:宋代,是浙江与日本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的时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时,浙江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而日本的文化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双方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