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留份寂寞给生命
作者:熊春茂  来源:金色年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  寂寞  乾隆皇帝  《史记》  金山寺  司马迁  传说 
描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东坡在岭南之五:“细和渊明
作者:莫砺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岭南  生命  金山寺  惠州  黄州 
描述:东坡五十九岁南迁惠州,六十五岁渡海北归,次年逝世,岭海七年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为艰难困苦的一个阶段,然而也是其生命之光最为光辉灿烂的一个阶段。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即将走到生命
试从苏兴象变化看苏轼的生命境界——以《游金山寺》为例
作者:丁佳音  来源:湘潮(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金山寺》  《游金山寺》  兴象  兴象  苏轼  苏轼  生命境界  生命境界  文化意味  文化意味 
描述:苏轼的诗歌与苏轼的人格境界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拟从苏轼诗歌个案的细致研究来探索苏轼的生命境界。本文主要选取《游金山寺》为例,通过探讨该内在兴象运用的变化与张力,以及另外几首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歌在兴象
苏东坡的尴尬
作者:梅玉荣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尴尬  禅师  金山寺  佛印   
描述: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
洞山良价的生命
作者:杨雪骋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曹洞宗  良价  生命 
描述:本文通过对洞山良价语录等文献的考察,梳理、归纳出良价的生命论:以认识世界的本质、认识自性为人生“大事”;根据对体用关系、空有关系的把握层次,创立偏正五位、君臣五位等学说,作为“明大事”的修行阶梯
乔布斯的禅宗之旅
作者:庄秋水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斯  苹果  禅宗  曹洞宗  禅修  修行  生活方式  美国  计算机  生命 
描述:上,他默默地走过去,坐下来,紧紧抱住这位老朋友。紧接着两人放声大
僧趣谈二则
作者:覃召文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展趋势  集团化发展  明末  曹洞宗  中国诗歌史  禅宗  佛教  陈垣  居士 
描述:明末的僧集团中国的僧到了明末有了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如陈垣《滇黔佛教考》中所录,仅在滇黔地带,仅仅是破山派就有僧徒百余人,其中便不乏能者。除了滇黔之外,各地的僧也多是结帮结派的,如岭南以函
:登金山寺
作者:江宝善  来源:江苏保安季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登金山寺
双红堂藏《水漫金山寺》宗教文化底蕴分析
作者:陈金霞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漫金山寺  神魔戏  神魔斗法 
描述:《水漫金山寺》作为一出家喻户晓的神魔斗法的打戏,本身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它具有一般神魔戏的特征,又不同于一般的神魔戏,戏中正义与邪恶的角色已在民众的期待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由佛教演绎的民间故事在这里已成为民间对自己理想追求的演绎。
误作萨都刺佚的陈孚
作者:段海蓉  来源:文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萨都刺    渊》  七律  凤凰山  金山寺  诗歌 
描述:海(今属浙江)人。宋元易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