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举行禅七法会
作者:明海  来源:法音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柏林禅寺  河北  日本曹洞宗  赵县  自费留学  黑龙江  法师  居士  山东大学  新疆 
描述:1993年11月3日至9日,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举行了禅七专修法会,来自河北、河南、北京、天津、新疆、浙江、黑龙江、辽宁、山东、山西的居士计一百二十多人,参加了这次禅七共修法会。正在山东大学自费留学
日本禅僧在河北柏林禅寺体验修行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法音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柏林禅寺  禅僧  日本曹洞宗  中国佛教  验修  临济宗  佛教协会  中日韩三国  发源地  历史和现状 
描述: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派遣的七名禅僧,于1998年11月15日至25日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进行了为期十天的中国禅寺修行体验。在中日两国佛教悠久的传统友好关系中,河北柏林
日本驹泽大学与佛教研究
作者:杨曾文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曹洞宗  中国佛教  禅宗史  三教关系  禅宗文献  华严宗  摩诃止观  坛经  文学博士  菩提达摩 
描述:驹泽大学是日本最大的私立综合大学之一,内设佛教、文学、经济、法学、经营5个学部,附设大学院(研究生院)、8个研究所,另有驹泽短期大学,现有师生3万人以上。驹泽大学是日本禅宗系的曹洞宗所创立的大学。德
日治时期佛教菁英的崛起 –以曹洞宗驹泽大学台湾留学生为中心
作者:大野育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洞宗  曹洞宗  佛教菁英  佛教菁英  台灣佛教中學林  台湾佛教中学林  台灣四大法派  台湾四大法派  驹泽大学  駒澤大學  南瀛佛教会  南瀛佛教會  反對迷信  反对迷信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描述:教育機構,台灣社會中僧侶的地位及素質普遍不高,進入日治時期後,日本佛教的傳入,使得台灣佛教(包括佛寺、齋堂以及民間信仰的寺廟)產生極大變化。日本佛教自明治維新以來,在各方面都不斷地進行革新,如:佛教組織的強化、系統化,僧侶教育上改採西洋式的教育方法等,因此逐步呈現帶有近代色彩「教團佛教」之面貌。台灣佛教被納入日本教團佛教系統內之後,也逐漸「組織化」與「系統化」,同時更確立了新式的佛教教育機構。在台灣佛教的蛻變期中,「佛教菁英」是新時代的佛教界知識份子,他們不但扮演日台佛教互動的溝通橋樑,同時也成為總督府宗教政策上的關鍵人物。本文以「佛教菁英」為主要探討的對象,尤其鎖定畢業於東京駒澤大學的台灣學生,藉由釐清他們的出現與崛起的經過,以分析日治時期台灣佛教環境的變化、日台佛教互動情形、總督府宗教政策以及佛教界關係等課題。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序論說明本文主旨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為「日治初期台灣佛教的變化與佛教菁英的培養」,由日本佛教傳入台灣的角度切入,從台日佛教雙方立場的各種變化中,分析「佛教菁英」崛起的原因。第三章為「駒澤大學台灣留學生資料分析」,根據駒澤大學現存的學籍資料,統計日治時期就讀於駒澤大學的台灣學生總數,再由分析學生的出身背景了解台日佛教互動情形。第四章為「台灣佛教菁英的駒澤大學學習經驗」,由於日本佛教教育從明治維新以來,開始積極採取西式教育方式,系統化的建構由中學至大學之新式佛教教育機構,駒澤大學為日本佛教曹洞宗派的最高學府,它具備國內首屈一指的佛學課程和師資,透過分析課程和師資,可探知日治時期前往日本學習佛學的意義所在,以及返台之後「佛教菁英」所呈現的宗教思想與日本佛學教育之關聯。第五章為「台灣佛教菁英與台灣宗教關係」,主要探討「佛教菁英」返台後所參與的宗教活動,以及其所呈現的宗教改革思想,本章以「佛教菁英」發表於《南瀛佛教》的文章,以及相關著作為中心,分析「佛教菁英」返台後所扮演的角色。第六章為結論,綜合各章的分析探討,歸納出「佛教菁英」的崛起給予台灣佛教界的影響,及其所扮演的角色。